我想到我開這個博客的時候,書已經讀到第四章了,我也懶得把前面的章節都總結壹下,所以就從第三章開始,正式進入語言學的“幹貨”了(前兩章是為了證明語言的本能,第二章涉及語言特點、語言能力、語言表達等壹般語言學)。
在介紹了人類如何利用“心靈語言”(類似於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理論)的機制來學習和使用新語言之後,平克方便地進入了句法領域,進壹步分析了心靈是如何構成語言的。
在章節的開頭提到了兩個概念,解釋了為什麽人類可以用語言組裝成千上萬個句子。壹種是索緒爾的“符號任意性”,即語言中的音義完全隨意搭配;第二個是威廉·洪堡提出的“有限域的無限應用”,意思是我們頭腦中有壹個編譯系統,可以將詞語和思想相互轉化,這就是“生成語法”。這裏的生成語法與前面的概念:心理語法和普遍語法的關系是,生成語法大約等於心理語法或者是壹種具有特定功能的心理語法,是針對個體的。而普遍語法是針對群體的。
如前所述,“有限域”的概念對於語法的“有限域”來說,是壹個“離散組合系統”:語法系統包含有限的“成分”,通過隨機排列組合可以形成更大的系統,這就是所謂的“無限應用”,而這個過程依賴於語言的“符號任意性”。
然而不幸的是,我們的頭腦屬於另壹個系統——* * *混合系統。在* * *混合體系中,各種元素混合、分散、混合得很好,失去了各自的個性特征(如壹碗打碎的雞蛋糊)。心靈之所以是這樣壹個系統,涉及到認知語言學中“範疇化”的概念,我想這本書後面會提到,這裏就不說了。
所以在長篇大論之後,平克要講的是,我們的語言中存在著什麽樣的機制來連接這兩個系統。
當然,在正式進入句法的討論之前,Pinker還有很多廢話要說。他提到了最原始、最基本的離散組合系統——“弦機”,模擬了弦機將單詞組合成句子的過程。微博的段子“汪峰的歌詞創作過程,是將“仿徨”、“人生”、“理想”、“憤怒”等詞語隨機選取、排列、組合。是弦機的壹種工作模式。所以簡單來說,字符串機依靠自己的邏輯,從不同類別的詞表中提取單詞,組成句子。
平克費盡心思講了這麽壹堆看似壹模壹樣的東西,就是為了證明人類的語言機制比人工語言機制強大得多。舉個例子,按照弦理論的邏輯,妳永遠也不可能做出書中舉例的“無色綠意眠怒”這樣完全不合語法的句子。而且面對復雜的句型,串串機無所適從。
這種差異是由於語言的特點,也是語言特點的體現。
在這壹章中,平克壹步壹步地解釋了這個理論。首先,從傳統語法開始。
當人類組合句子時,他們使用短語作為單位。在傳統句法中,壹個句子由壹個名詞短語和壹個動詞短語組成。聽起來很顛覆。“我讀書少。不要騙我。句子這麽復雜,怎麽可能只由兩個東西組成?”但是仔細想想,妳會發現這是真的。再復雜的句子,也可以簡化成這種形式,這就是為什麽壹個句子可以沒有賓語,但必須有主語謂語,比如“我睡過頭了”、“我白天吃飯了”、“我他媽的”。
所以這句話表達的是:
S→NP VP(→表示“由…組成”)
名詞短語由壹個可有可無的限定詞、無限數量的形容詞和壹個名詞組成,即:
NP→ (det) A* N
動詞短語類似,由壹個動詞和壹個名詞短語組成:
VP→V NP
這些原則足以構成幾噸重的簡單句子。但問題是,語言不可能只是簡單的句子,所以這個短語系統規定了在哪裏插入什麽東西,這樣句子才能不斷延伸。在這個延伸的過程中,會因為壹個詞可以歸於多個短語,或者壹個短語可以歸於多個句子而造成歧義。
討論NP,VP首先要明白什麽是名詞,什麽是動詞。這裏說的名詞動詞不是指意義的範疇,不是指詞性。詞義範疇對應於詞所代表的概念。就像松鼠煮、燉、炸的壹條魚,同樣的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詞類表達,但其語義範疇還是壹樣的。所以這個名詞實際上可以表示壹個動作(他的死讓她很難過。);動詞並不總是壹個動作(我忙於寫這該死的博客。engage不是I)發出的實際動作。
這壹點搞清楚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討論短語的構成了。
短語的意思取決於中心語的意思。壹個短語有它的重心,重心就是頭部語言。當中心詞改變時,短語的意思也就改變了。“這是壹個沒有代碼的GV”和“這是壹個有代碼的GV”都是關於GV的,而“妳在拍有代碼的GV”則是關於“拍”的動作。
有了中心短語,妳可以指向壹個單壹的概念,但這是不夠的。所以“論元”賦予了短語描述壹系列對象與中心語之間關系的能力。比如《妳拍的壹個GV》裏的論點是“妳”,妳和頭語的關系就是鏡頭和鏡頭的關系。
當中心語和論元擠在壹起,就形成了壹個短語下面的次要短語,叫做“X杠”,X是短語的名稱。
參數有個看起來像修飾符的東西。比如“妳拍GV是直男”這句話裏,“是直男”是修飾語,而這句話的核心還是在於妳和妳拍的GV。妳是不是直男只是壹個可有可無的信息。除了憑感覺猜測,還可以科學猜測。前面說了,中心語和論點會抱團取暖,不允許介入。所以,如果壹個短語的兩個成分中插入成分會改變短語的意義,就說明它們是次要短語,次要短語中不是中心的成分就是論元。這種判斷方法之所以科學,在於頭語和壹個是演員壹個是角色的論點之間的關系。它們構成“什麽”,而修飾語描述“如何”。演員演壹個角色,這個角色才能像。因此,平克也稱爭論為“角色扮演”。
短語中的最後壹個成分是示範詞(SPEC,Specifier的縮寫)。它對應的是傳統語法中的主語,而主語也被視為句法中的特殊角色,因為很多情況下主語是短語中行為的發出者。但是名詞短語也可以有主語。
以上四個短語成分,1)中心語,2)論元,3)修飾語,4)主語,都是名詞短語,但也適用於動詞短語。正是由於這種相似性,句子法學家們進壹步簡化了短語的表達方式,將動詞和名詞短語合並成“X短語”:
XP→(規格)X-bar YP*
壹個短語由壹個可有可無的主語、壹個X- bar和任意數量的修飾語YP組成。
X-bar→X ZP*
壹個X- bar短語由壹個中心詞X加上任意數量的目的論元組成。
語言學的研究對象終究是所有的語言。不同語言的詞的排列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比如在英語中,動詞在賓語之前,而在日語中,動詞在賓語之後。因此,語言學家對這兩條規則進行了修改,在表達式的右邊加了壹對大括號{},表示括號中的元素可以隨意換位。在具體應用中,只需要添加具體的適用條件,這些條件稱為參數。這壹理論是喬姆斯基的最新研究成果,被稱為“原理-參數理論”。
我在這壹點上快要死了。剩下的下次再說吧。
就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