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新能源汽車上遊資源的爭奪

新能源汽車上遊資源的爭奪

新能源汽車上遊資源的爭奪

2016年,當176締約方在巴黎簽署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時,汽車向電動化轉型已經成為世界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逐年增長,與新能源汽車上遊產業鏈相關的諸多環節都迎來了大爆發。其中,金屬礦山作為核心生產資料,正逐漸站在行業前列。受到行業上下遊的關註。

金屬礦站工業風口

新能源產業是對舊能源產業的全面產業替代,主要體現在從源頭上改變舊的能源消費方式。而這種替代也隨著越來越多的外部因素而加速。

首先,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正在促使各國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2016以來,德國、比利時、中國、美國等國家遭受了長時間、大範圍的極端強降雨。持續的強降雨給暴雨經過的地區帶來了道路交通擁堵、下水道淤積等“災難性”後果。農田和工廠被毀,整個城市被淹。氣候專家指出,這場災難與全球變暖導致的地表水汽過度蒸發有很大關系。

氣候災害的頻繁發生顯然刺激了各國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比如在2021召開的2021新能源汽車大會上,相關部門領導進壹步明確了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政策指示。同時,美國和德國也表示,新能源的發展對氣候變化有重要作用。這些都表明了各國政府加快發展新能源的決心。

其次,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化進程加快,增加了行業對金屬礦產的需求。以新能源汽車國內銷售為例。去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僅超過654.38+0萬輛,市場滲透率不到654.38+00%。到今年6月底,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並且依然保持高速增長,這說明新能源汽車正在被廣泛接受,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作為汽車核心部件的動力電池的需求與日俱增,相應的,鋰、鎂、磷、氟、鈷等金屬礦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用於生產原電池的費用也在飆升,這將金屬采礦業推向了行業的最前沿。

資源搶奪戰全面展開。

隨著對金屬礦產需求的增加,重要廠商對金屬礦產的掠奪也在加劇。據了解,在新能源汽車的制造過程中,動力電池是最關鍵的部件,對金屬礦產的需求也是最高的。動力電池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電極基板、隔膜和罐體。

其中,鈷、鎳、鋰、錳等金屬礦產作為電池制造過程中的重要原材料,在當前和未來激烈的新車競爭中占據重要地位。作為較早押註新能源汽車的國家,中國的影響力幾乎覆蓋了整個動力電池的每壹個部分。據相關行業數據顯示,中國占據了鈷酸鋰等全球原料整理市場的60%以上。然而,隨著美國和歐洲大力推動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壹場金屬原材料的“資源爭奪戰”開始席卷全球。

以現在非常流行的金屬鋰為例。目前世界上只有西澳、魁北克、美歐,從巴西、南美的鋰三角到中國的青海、西藏。撿起來。許多鋰礦石的價格壹再上漲。7月底鋰礦石拍賣達到65,438美元+0,250/千噸,僅鋰精礦(粗礦石)。

為了搶奪鋰資源,中國各領域巨頭紛紛搶購全球鋰資源。鋰業巨頭贛鋒鋰業、天齊鋰業先後通過投資、合資等方式搶占智利、阿根廷、墨西哥、魁北克、西澳等地的優質鋰資源。天齊鋰業也欠下巨額債務。美國搶了美國的鋰礦,動用了國家力量。可以說,美國對鋰資源的掠奪已經變得和對石油資源的掠奪壹樣重要。

除了鋰資源,作為動力電池重要組成部分的鈷和鎳的需求也日趨緊張。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鋰儲量為17萬噸,鎳儲量為8900萬噸,已探明的鈷金屬儲量僅為700萬噸,不及前者。從產能來看,鈷主要集中在剛果、古巴和澳大利亞。稀缺的產能使得巨頭們爭相與巨頭們簽訂巨額合同。例如,特斯拉與鈷礦巨頭嘉能可(Glencore)簽訂合同,每年供應6000噸鈷金屬。

這種掠奪行為不僅限於鈷、鋰等礦產。隨著工業規模的擴大,對鎳、錳、磷、氟等金屬礦的掠奪也將加劇。

動力電池不同技術路線的助力

金屬礦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背後,也有不同動力電池技術路線的助攻。目前國內動力電池領域主要有兩條技術路線:壹是三元鋰電池路線,二是磷酸鐵鋰電池路線。不同的動力電池路線對應不同的金屬材料應用,這種技術路線也會對礦產資源的利用帶來不同的效果。

具體來說,三元鋰電池需要鈷,而鈷資源的稀缺性使得使用三元鋰電池的汽車廠商不得不時刻面臨鈷價上漲的威脅。比如走三元鋰電池路線的特斯拉,壹直面臨著鈷價上漲的威脅。2021壹季度,鈷價格達到34.5萬元/噸,同比上漲26%,環比上漲28%。其具體價格大致是鎳的3倍,錳的50倍,可見其價格之高。

為了擺脫鈷金屬造車帶來的成本壓力,特斯拉在其新“低價車”中逐漸采用磷酸鐵鋰電池作為核心部件,以降低整車成本。與此同時,特斯拉、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廠商仍在努力推進“無鈷”、“低鈷”新型電池的實驗,以擺脫鈷金屬的產能約束。

相比較而言,磷酸鐵鋰電池對磷、氟等金屬礦物元素的需求大大提高。今年以來,與磷化工和氟化工相關的磷鹽價格持續上漲。比如工業生產用的磷酸壹銨、磷酸二銨價格分別比去年上漲了30-70%,這與磷酸亞鐵鋰重回主流動力電池軌道密切相關。

事實上,除了主流的磷酸亞鐵鋰和三元鋰電池,業界也在探索鈉電池和鎂電池的新技術。不難預見,隨著新電池路線的確立,行業內的礦產資源爭奪戰也將重新洗牌。

金屬回收可能成為重要出路

無論是對磷資源的爭奪,還是行業對無鈷的嘗試,都可以看到行業巨頭應對自然資源短缺的行動。然而,從自然資源有限的角度來看,這種措施仍有局限性。為了解決金屬資源缺乏的問題,我們可能不得不依靠金屬回收。

壹方面,在資源有限而需求無限的情況下,加強回收只能解決行業面臨的短缺問題。從之前的行業數據不難看出,無論是儲能較少的鈷和鋰,還是儲量較多的鎳和錳,都將長期供不應求,而要應對這種局面,就必須加快復蘇。

另壹方面,我國金屬回收相關技術成熟,金屬回收前景很大。相關行業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生產和使用了全球約壹半的金屬。但與歐美經濟體相比,中國的金屬回收率還是比較低的。以鋁金屬回收為例。歐美等西方經濟體的復蘇率達到70%左右,而中國不到20%。有巨大的改進空間。

在技術方面,我國已經擁有成熟的回收技術,國內五礦集團、中國鋁業,包括格林美等上市公司都有相關業務。其中,行業巨頭梅格已經擁有回收三元前驅體、磷酸亞鐵鋰以及鎳、鈷、鋰原料的整套回收技術。可以預見,在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廢舊金屬資源的回收利用將成為未來解決產業問題的關鍵壹步,受到業內各界的重視。

  • 上一篇:文學常識城
  • 下一篇:鏃ユ湰鎻掔暙绋库?斺?斿繀鍌欏叐瑕佺礌锛佹棩瑾炴彃鐣汉鐗╃溂鐫涙?庨航鐣紵鏁欏Τ鐣嚭鐪肩潧鐨勯?忔槑鎰熴??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