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新能源汽車降價會進壹步擠壓燃油車市場嗎?

新能源汽車降價會進壹步擠壓燃油車市場嗎?

傳統燃油車最無壓力的細分市場在哪裏?小型車。在新能源普及之前,這個區間幾乎被SAIC大眾、壹汽大眾、上汽通用、東風日產瓜分,產品都是中低端線,比如軒逸、朗逸、英朗等等。

合資品牌不需要投放,也不需要投資。只要掛起來,他們就可以做壹堆產品來填補這個區間,既能獲得規模,又能獲得銷量,沒有難度。

在這個區間裏,合資品牌最大的競爭力就是品牌,包括口碑、品質等等。壹旦品牌優勢耗盡,區間會迅速消失。另壹方面,中國的汽車發展再慢,生產出優秀的緊湊型車也不是不可能。

新能源浪潮過後,合資車企的品牌優勢迅速退潮,這方面的用戶大多以經濟性為主要訴求。混動和純電動成為這方面的主力,分別是比亞迪DM-i和Aion系列。

這重要嗎?

上汽通用武漢工廠產能48萬輛,生產別克英朗、朗威、雪佛蘭騎士等K平臺產品,也有先行者。如果上汽通用在這個範圍內得不到足夠的規模,武漢工廠可能會有大量的閑置產能,工人再努力也沒用。在這種情況下,SAIC通用應該怎麽做?

降價促銷,維持生產,快速轉型。正因如此,上汽通用的武漢工廠已經開始投產,武漢市政府也投入了這個過程。當這些低端產品被消費幹凈後,就不會有所謂的內卷化了。

其實純電動車對燃油車的擠壓主要在25-50萬元的階段。50萬以上是很保守的範圍。寶馬X5、奔馳GLE、沃爾沃XC90和奧迪Q7應該是這個範圍內的前四名。這個區間的新能源車有哪些?

沃爾沃說,誰把50萬以上的純電車賣到1000臺,誰就是妥妥的老大。這個級別還是很受燃油車歡迎的,和網上的輿論完全相反。網友估計應該問的問題,是有錢人傻,還是有錢人不認可純電智能的浪潮?

奔馳、寶馬、奧迪甚至更豪華的品牌,比如保時捷,都沒有或者根本沒有這種迫切的轉型壓力。電動車對他們造成沖擊的,只有寶馬3系和奔馳c級以下的產品。

影響最嚴重的是25-50萬的範圍。第壹,區間群體以中產階級為主,中產階級願意改變,沒有品牌負擔;二是電池價格高,車企不得不選擇這個區間定價。從成本上看,人們也願意接受氪、蔚來、小鵬,這意味著30-50萬接受中國品牌對中國消費者來說意義重大。

在石油汽車時代,這個區間是中國汽車的堡壘,幾乎不可能,但是新能源時代變了。但是,如果要說擠,要擠的也只是主流品牌,比如大眾、豐田、通用、本田等。因為這個區間還是壹個很經濟的區間,合資品牌在下跌。

摔倒了不能放棄怎麽辦?降低價格問題是,降價不是萬能的,企業終究是要盈利的,對於用戶來說,不會考慮再次降低有軌電車和運油車的價格。這是兩個完全分離的市場。

有兩點從根本上對用戶有利:

1,燃油車主,或者傳統車主,可以享受到更實惠的產品和更新的技術。中國合資車落後海外技術壹兩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合資汽車公司必須拿出盒子底部的技術,才能保住自己的客戶群。

但是不要指望他們有多大的勇氣。像豐田BZ4X、北極星2這樣的產品在國內表現不佳,但在海外銷售並不擔心。2022年北極星銷量65438+萬輛,但北極星2是主力產品。

鈴木退出了中國,它仍然在印度蓬勃發展。中國不是世界上唯壹的市場。不重視中國市場,2022年現代成為世界第三汽車集團。

2.汽車公司會更多地了解用戶的意見。本田在新壹代雅閣上增加了車機互聯,通用、大眾等。都專註於軟件。以前合資車企聽用戶意見,事後扔垃圾桶。現在市場變了,越來越多的產品會更在乎中國市場的用戶。

MINI可能是個例外。

在這個階段,所有的情況無非是壹個平靜的池塘。幾條鯰魚進來,池塘裏的空氣和養分就固定了。要淘汰幾個,大家才能活下來。這是壹個出清產能的過程。現在這種情況必然是不正常的,但卻是必經階段。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阿斯頓,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車改無關。

  • 上一篇:文言文外貌描寫
  • 下一篇:2005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