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黃紹國的老故事

黃紹國的老故事

長春市九臺區松花江西岸,有壹座美麗的邊城——其塔木,鎮北有北村,北大砬子山腳下有北村八社。老壹輩人習慣稱之為“黃燒鍋”。早些年,這裏確實有壹家燒鍋酒樓,規模也不小。曾經盛極壹時。如今的酒窖、井臺等遺址早已被耕地、院落淹沒。炒菜鍋的主人以前是姓黃還是因為炒菜鍋“黃”,壹直無從考證。反正叫“黃鍋”。奶奶的家在“黃鍋”,我在那裏留下了童年的足跡。都是聞所未聞的,有的還從奶奶的“胡說八道”中積攢了壹點點紀念品——

故事片段1“哼黃”怪樹

相傳在北京大學分校黃紹國屯西山上,有壹只鳥,身體很大,聲音特別大,就像壹個歌手的樣子,“嗯嗯……”還有“嗯嗯……”曾經,每隔幾秒鐘就叫壹次二次。真的是“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這句話。沒有人知道這種鳥的學名,大家都叫它“哼黃”。寂靜的夜裏,哭聲傳得很遠,聽得人唏噓。幸運的是,它不攻擊人,也不傷害莊稼。就算人們晚上上山遇到它,也沒那麽害怕。這只鳥經常呆在壹棵樹枝粗大、樹葉茂盛的大樹上。這棵樹有兩根粗大的樹枝支撐著其他的枝葉,遠看像壹個巨人。鳥和樹曾經與人和平相處,卻偏偏有人跨過幾十裏外的松花江,砍倒大樹,揚長而去。據說砍樹的人是壹位老人,他原本住在松花江東岸的舒蘭邊境。炎炎夏日的中午,為了解渴,他走到自家的水缸前,抓起壹個瓢,舀起壹瓢,喝了壹口水。無意中往水缸裏看,他看到水面上有個影子。壹開始他以為是瞎了眼,但仔細壹看確實是個影子。陰影的根部在西邊清晰可見,樹梢在東邊清晰可見。老人想知道他家的西邊是否沒有大樹。!即使有,也不會透過山墻反映到水箱裏。接下來,老人每天都去水缸裏觀察,會看到樹的影子,有時候會有壹只大鳥落在上面。長此以往,老人總覺得不祥,於是出門向西尋找。老人西邊松花江邊的平原上幾乎沒有什麽大樹,於是老人過河到九臺地界去尋找。這次搜索在黃燒鍋山上找到了這棵大樹,就像自己水缸裏的影子。為了防止弄錯,老人悄悄把煙袋掛在樹枝上,下山過河回家。在家裏看水箱的時候,我的煙袋真的出現在了水箱裏的樹影上。既然幾十裏外的樹影都能映在自家的水缸裏,那肯定是不祥之兆。於是老人又去黃燒鍋雇人鋸這棵大樹。村裏壹個壯漢聽說有人雇人砍樹,就拿了壹把斧子和鋸子,跟著老人上山。但鋸子剛拉了幾下,他就看到鋸屑裏流出了那種像血壹樣的紅色液體。壯漢嚇得不敢再掙這錢,甚至跑下山回家了。這位老人不得不過河回家。幾天後,老人帶領江東老家的四五個人帶著斧子鋸子上山來砍倒這棵大樹。黃少國的鄰居聽說是來砍倒這棵壹直在流血的怪樹的,很多都跑過來看熱鬧。就見鮮紅的液體帶著木屑和斧屑流了出來,“哼黃”鳥在不遠處盤旋歌唱。“哢嚓”壹聲,樹倒了,“哼黃”鳥也飛不見了。從此,黃紹國山失去了“哼黃”的歌聲和巨人般的無名樹,其余壹切如常。河對岸老人的水缸也從他認為不祥的樹影中消失了。

故事片段2行惡終有善報

作為柳條邊附近的壹個小鎮,其寶塔周圍出現過很多英雄,比如“三河好”、快馬約翰揚等等。而那些土匪、大胡子、響馬、馬賊、土匪等角色也是天上掉下來的,在這裏關東大地上留下了他們的許多故事。黃紹國雖然知名度不高,但也有不少富家子弟與“大胡子”鬥智鬥勇的真實故事。比如有人管的有錢人,冬天把錢放在關東人在室內解手用的夜壺裏,大膽地掛在院子裏的松藤上。就算他們晚上有胡子要搶,不管他做什麽,他都不會去碰拐杖上那個倒黴的東西。比如,壹個女人半夜和壹群孩子睡覺,突然聽到外面有動靜,就對孩子喊:“快去拿箱子!”“實際上,這是壹個木制的盒子,孩子們可以在裏面放香煙和火柴,這樣他們就可以點蠟燭了。外面打砸搶的大胡子以為這戶人家有盒子槍,可是他們赤手空拳搶過來的,不敢久留,害怕的跑了。我在這裏想說的是,壹群搶了主人的胡子,搶了他們西方人的東西的閑人,曾經做過壞事,得到了報應。據說有壹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好吃懶做,加入了壹個打砸搶的大胡子團夥。壹天晚上,該團夥到黃紹國屯壹戶人家搶劫錢財。站崗的也是這家人。胡子剛壹進院,小兒子就趕緊扭開後窗上的槳,打開後窗,跑到後山躲起來。但偏偏媳婦懷孕了,不方便待在屋裏。那夥人破門而入,只見炕上躺著壹個孕婦,便訓斥起來,逼著他們問錢藏在哪裏。媳婦為了保護家業,壹直保持沈默。這時,剛入夥的小夥子看到外面廚房裏燃燒的木杵,產生了惡意。兩個人把孕婦按到鍋桌邊,移開鍋,讓紅色的炭火直接烤孕婦的肚子。我以為她會不知所措,告訴我錢的藏匿地點,可偏偏這個女人信誓旦旦不說。看著孕婦被活活烤死,大胡子也沒問什麽信息。不得不奔向其他村莊。

壹晃20多年過去了,小夥子已步入中年,胡子在東北也不見了,但“狗改不了習性”。有壹年,他和兩個懶人勾結。壹個秋夜,他們去壹家供銷社揭瓦偷布。壹個人拿著壹塊布,來到壹座山脊上坐下來休息。另外兩個很貪婪,決定回去偷另壹匹馬,讓他等著匯合和分享戰利品。他們離開後不久,那人感到壹陣涼風吹來,他似乎睡著了。旁邊壹個女的說:“我找到妳了!””男人哆嗦了壹下,環顧四周。荒山野嶺中沒有女人。另外兩個回來分贓的時候,這個人壹點布都不要,兩個人也沒有拒絕,高高興興地把布扛回家。當這個年輕人回家時,他得了重病。他開始肚子疼,吃什麽藥都不容易。疼痛難忍時,他脫下外套,在火盆上烤著肚子。當有人問他火這麽大,妳受得了嗎?他說火越燒越硬,肚子壹點都不疼。每天在家我都要給他準備壹個炭盆,不停的烤他的肚子。整個冬天都是這樣,直到肚子裂開,他失血過多而死。不知道是孕婦的鬼魂來抓他,還是他對當年的壞事感到愧疚,懲罰自己。簡而言之,他死於與那兩條生命相同的罪。這是壹個發生在黃鍋裏的真實故事。我媽親眼目睹了那個男人小時候烤自己肚子的場景。每當我想起“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的時候,我經常給我們講。

故事片段3鞭炮店著火了

早些年,北村在生產隊期間有很多副業。豆腐店是最常見的,幾乎每個村子都有。大豆腐和豆腐幹是村民的過年。招待客人,請人幫忙,必須有菜,少數富裕家庭平時也吃。其他副業,如酒樓、油坊、鐵匠爐、人參場、養鹿場、養豬場等,在北村都發展得如火如荼。我公公以前是油坊的技術員——加油工。雖然經常要上夜班,但是掙的工分比幹農活多,在家吃豆油也比別人方便很多。對於習慣了鏟削的簡單成員來說,能夠從事副業是莫大的榮幸,因為他們掌握了常人無法掌握的技能。據說有壹年,黃紹國屯的生產隊長不知從哪裏弄來了制作鞭炮的原料,按照“壹硫二硝三炭”的比例炸出了炸藥,並成立了鞭炮店,專門制作響在天上的“二踢腳”。將廢書卷成拇指粗細的紙管,壹端裝水平炸藥,另壹端裝光滑炸藥,中間有黃泥隔板,藥紙纏繞連接。藥的壹端用黃泥封好,藥的另壹端用線紮好或紙從最裏層拉回中間加蓋。藥末上壹根鉛,貼上紅紙或五色紙,鞭炮就做好了。那年鋤頭壹掛,黃紹國的鞭炮店就開始加工,鞭炮蓋在通往北溝的果園旁邊。閑著也是閑著,而且還能多掙點工分。姑娘們和小媳婦們都去鞭炮店打工了。壹群女的和幾個負責技術的男的有說有笑了壹整天,生產壹直很順利。剛進入臘月,產品就被十裏八村的生產隊訂購壹空,有些供不應求。出事那天早上,隊長來到生產隊辦公室,高興地給會計壹盒“春節”煙,說:“今年全公社職工人數都扣了!”會計也拉著算盤笑了。隊長出去辦點別的事,會計就起來,穿上《迎春》,去了鞭炮店。鞭炮房很小,中間有壹張桌子。壹群人圍著桌子忙碌著。會計進屋後,把桌子搬到門口放下。結果,房子寬敞多了。會計來回走著看熱鬧,壹邊和姑娘媳婦聊天,壹邊掏出壹張“春聯”給大家發了壹張。可能是因為看到好煙吧。大家都忘了註意安全。抽著會計的煙,大家都在和會計開玩笑。突然,有人抖落煙頭,點燃了桌上的炸藥,瞬間引燃了堆在墻上的成品,引發了爆炸。因為桌子擋住了門,來不及逃跑。只有窗邊的壹個小夥子迅速跳了出來,另壹個女孩被砸出窗外。雖然她的臉被燒傷了,但她終於重新振作起來。還有壹個女孩逃過了這場劫難,也就是當時我大姑父的對象。正好我大哥給奶奶家送飯,那天早上奶奶做了壹頓大米飯,讓我大哥請我舅舅的對象來家裏吃飯。吃完飯,聊了壹會兒。還沒來得及上班,就聽到爆竹聲,出事了。雖然沒有成為我的姑姥姥,但她經常感謝我大哥的救命之恩。這次事故也讓黃紹國的年收入在全公社排名倒數第壹。

故事片段4夜明珠出土

早些年,黃紹國有壹個楊大戶人家,日子過得挺好,也很愛鄰居。他是壹個眾所周知的好家庭。但是,錢多了,小偷就會想了。這個大胡子被壹幫又壹幫的騷擾。後來實在受不了了,壹家人就搬到了吉林市。黃燒鍋西山上只剩下祖墳——楊師傅墓。

楊家,壹個大家族,自從搬走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直到80年代初,有壹天,壹輛名貴的汽車開進了黃鐵鍋,來的正是楊家的後人。據說是為了祭祖方便,才把楊大師的墓搬過來的。時隔多年,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去世了,楊的墳也因為長時間沒人添土,很難找到了。當時只有壹個小夥子已經八十多歲了,但他壹定記得楊的墳,願意帶路。楊下車後,跟著老人徒步上山。到了楊的墳前,老人用手壹指,說:就是這個!楊的後人從口袋裏掏出可觀的20元錢作為對老人的獎勵。老人收了錢,覺得移墳沒什麽好看的,就轉身下山了。楊家後人挖開楊爺爺的墳,從中取出壹物,用紅布包好,放鞭炮,下山。壹個牛郎在不遠處目睹了整個過程,並隱約聽到楊家後人說:“這真是壹顆夜明珠。”不管夜明珠是否真的存在,至少楊家後人從他們祖先的墳墓裏拿走了壹件寶貝。

故事片段5制作團隊中的奇跡

小時候每年寒暑假都會去外婆家住幾天。雖然我能記得小時候快要有生產定額的時候,經常聽奶奶和叔叔們說起生產隊。比如兩個人幹活慢,經常掉隊。他們休息的時候,完成不了應有的任務,人們就給他們起外號,壹個叫“經常做”,壹個叫“從不停歇”。還有壹個人很有心。早上在田裏分配任務的時候他總是去解手,分配到側壟或者短壟的時候他總是準時回來。他記得所有的田地和山脊,他選擇廉價的工作。時間長了,大家都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大老無賴”。還有壹個嘎嘎人,買了用票買布期間剩下的寸票,用處不大,可以換錢,人家也願意賣給他。其實他把桌子搬到了小米地裏,偷偷用鋒利的剃刀把布票上的“寸”字刮掉,然後用鋼筆寫下了“尺”字。當年防偽技術落後,他總是蒙混過關,從中漁利。人們知道真相後,就稱他為“壹寸壹寸”。關東的冬天,西北風熏人,雪呱呱冷,黃紹國也不例外。那時候物質生活匱乏,很少有人穿毛衣,羊皮夾克壹般都是老人才有。每到冬天,大家都要穿上薄薄的棉襖,天很冷的時候,還要穿上厚厚的棉襖。年復壹年,每年夏天和秋天,他們都要拆除和清洗絮縫。不過生產組長每天都能給成員找工作。本來就是“大幫”的慢節奏,家庭主婦也要工作。誰不幹活就扣誰錢。但是請假沒問題。因為家裏孩子多,拆、洗、縫都要花很長時間。怕被扣工分,壹個女的想了個好辦法。父母遠在外地,她就撒謊請假,說父母生病了,要她照顧。很公平,上尉。當然是離開。其實她媽媽哪裏生病了?她請了假,偷偷在她家的結果樹下鋪了塑料布縫棉衣。也許她害怕被發現,或者她急著要追上去。樹上的昆蟲落在她的腿上,她甚至沒有註意到其中壹只“卡住了樹皮”,咬進了肉裏。棉衣穿了幾天,她發現腿疼,而且明顯青了。馬上去看醫生。醫生壹開始有點疑惑,不知道哪裏出了問題。後來壹問,就猜到可能是被蟲子咬了。刺破她腿上的壹塊皮,讓她躺下把腿高高擡起,控制了差不多壹小碗綠水很久。這個女人為了做棉衣吃了很多苦。

現在黃紹國家家戶戶都蓋著磚房,很多家庭還買了車。玉米連年豐收的生活相對富足。山還是那山,泉還是那泉,泉水形成的河還是穿過戰車。流淌的是身邊的歲月,沖刷的是生活的辛酸。那些舊東西正在逐漸被沖走...

  • 上一篇:新民歌代表人物舉例
  • 下一篇:嶽老是怎麽變成嶽老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