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是這個階段的重點。古代需要學習的是四大經典:醫學三字經、湖濱脈學、湯頭曲賦藥性。現代中醫教育內容不斷豐富,結構不斷完善,分為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五門核心課程。作為在校學生,要求系統學習,不用多說。
對於自學者來說,無論是內容還是方法都需要適當調整。因為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系統學習上述課程有幾個共性問題:
1的內容枯燥難讀。課堂講解可以非常豐富,加入很多有趣的內容;而且老師是活的,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隨時調整。這和整天面對壹本死教材明顯不壹樣。
沒有重點。壹個中醫基礎理論,絕不是每壹章都同等重要;作為五臟,在不同的情況下,它們的地位不會完全相同;兩者都是脾的生理功能,運化和諧在臨床上的指導價值還是有所不同的。所有這些差異,這些權重,都需要老師的引導。
3容易誤解。中醫理論非常提倡“理解”和“領悟”。而所有的理解和領悟都需要壹個理解的基礎,也就是對基本概念的把握。自學者,由於缺乏前人的指導,容易從起點誤入歧途,導致對整個中醫的理解極端化。
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上述問題,建議自學中醫在啟蒙階段采用以下學習方法:
1多閱讀中醫前輩的傳記和他們關於學習方法的論述文章。他們走的路看似笨拙,其實往往是中醫傳入的捷徑。多向前輩請教他們的學習方法會很有幫助。這裏強烈推薦壹本書:《名老中醫之路》。我相信,這本書讀三遍,不僅學習方法可以逐漸開朗,還會在不經意間從老先生身上學到很多寶貴的臨床經驗。
利用好豐富的網絡資源。如今,信息時代在很大程度上打開了學校的大門。任何人,在任何角落,都可以輕松獲得向各中醫院校名師學習的機會,觀看他們講課的視頻。雖然這種學習比在課堂環境下聽不到面授更感性,但總比死讀書好很多。另外,每年參加無病社開設的中醫在線課程也是不錯的選擇。
教材的選擇要兼顧權威性和趣味性兩個原則。學習自然離不開教材和參考書。教材方面,還是提倡選擇正規的全日制教材。每本書都經過幾十位專家的嚴格把關,權威性較好。至於版本,我個人比較喜歡最新版的中醫教材。總的來說,新版教材包含了很多現代學者的研究成果,總體水平還是值得信賴的。如果要細化的話,第五版教材也是不錯的選擇。另外,有趣的參考書是自學必不可少的調味劑;它可以讓學習變得更有趣,不那麽無聊。感覺比較暢銷的幾個作者寫的書:徐文兵、羅大倫、仲立巴等。,雖然不強調整個理論框架的完整性,但作為學習之初的興趣培養和學習過程中的放松調整,都是勝任的。
最後,推薦自己是中醫入門教材。我的《從零開始學中醫》這本書,其實就是基於以上兩個原則,即權威和興趣。參考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針灸,我摘錄要點,有趣的講出來。力求保持中醫理論的權威性和系統性,使文字生動而不教條。來自蒙古朋友的愛,轉載16次。現在作為入門書,推薦給初學中醫的朋友。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循序漸進。壹個中醫學生,學習這些課程三年左右(當然還要學習其他課程);古代中醫的徒弟們至少要花壹年的時間才能學會更簡潔的四書五經。所以大家在自學初期壹定要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和進度。太松或太緊都可能為以後半途而廢埋下伏筆。
第二,經典學習階段
經過前期的啟蒙,對中醫有了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進壹步學習中醫四大經典著作。即《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傷寒論》。
吳武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認為經典過時、老套,只講中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我們學了中醫的基礎和診斷。學這些老生常談的東西有什麽必要?對於這個問題,也許我們可以這樣回答:
人類歷史發展有兩種不同的體系:壹種是自然科學體系,另壹種是人文科學體系。自然科學的發展是壹路向前,如箭在弦。每壹次科技革命之後,新興的科學技術必然會取代原有的,成為學科的主流,直到更新的科學技術理論出現。但是人文學科的發展就完全不同了。孔子代替不了老子的價值,孟子也代替不了孔子。朱也是壹位大學者,但他總是需要從孔孟那裏汲取營養。當然,後人可以發展,也必須發展,但誰也不能否認經典的價值。所以,在自然科學領域,最新的理論總會受到追捧,但在人文學科,要想掌握最前沿的理論,就意味著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重溫古人走過的路,然後在實踐中發展創新。
可惜醫學更多的是“人體科學”,醫生研究的是人,不是東西。這就決定了醫學本身的性質,更接近人文學科。經典的價值不言而喻。
有同學認為經典既然是最好的,後人就永遠不可能超越,達到古人的境界。學現代中醫教材,走壹些彎路有什麽必要?
這又是壹個問題:我們要想和古人交流,向他們學習,至少需要壹個條件,就是要知道古人在說什麽。作為現代人,每天都生活在現代化的環境中,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都嚴重西化。這種狀態造成了我們和古人的距離。雖然他們寫著同樣的文字,說著同樣的語言,但他們卻無法相互理解。所以中醫教材的價值就在於試圖用現代人能理解的語言來表達古人的思想。換句話說,現代中醫教材正是為我們搭建了這樣壹座語言橋梁。讓我們更容易和古人的思想來個* * *音。
其次,隨著時代的發展,知識的提高,我們只能把自己的思想局限在壹個狹小的領域,成為井底之蛙。研究經典的初衷不是為了還原古代中醫的本來面目,完全把自己還原成古人不僅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學習經典,就是要從古人深邃的思想中得到啟發,從他們豐富的經驗中汲取寶藏。只有這樣,為今用,古人的思想才真正活到了今天,中醫的靈魂才最終活了下來。
說了這麽多經典學習,應該註意哪些問題?
所有老師都知道,基礎課教起來容易,經典課教起來難多了。難點在於,第壹,老師要鉆進去,理解古人想表達的所謂“本意”;然後表達給學生。那麽通過自學理解經典自然就更難了。因此,對於經典的學習,吳病提出了以下建議:
1明確妳的方向
做任何事情,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方向,知道前方的路通向哪裏,學經典也是壹樣。我們假設學習的目的是增加對中醫理論的理解,達到更好的臨床療效。
在這種情況下,學習的重點就是如何將典籍中的思想運用到臨床疾病的治療中。這種情況下,逐字逐句研究的精神未必是最好的;很多純理論的作品不壹定適用。而壹些套用經典內容,遵循醫案的書就好多了。就拿兩本書舉例,《黃帝醫術臨床精要》和《經方實驗錄》。有了這樣的書來配合經典的學習,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知道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我們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如果從學術、哲學、歷史甚至文學的角度來研究,自然需要另當別論,這裏就不說了。
2由淺入深的學習。
自學者,學習文言文有困難的人,不妨從白話文開始。雖然會有翻譯質量不好的時候,影響理解,但畢竟是被專家認可的,質量也比較好。誰能保證自己的理解全部符合“古意”呢?再進壹步,都是符合“古意”的。真的是我們判斷價值的唯壹標準嗎?至於翻譯版本,可以參考人民衛生出版社,有幾本《XX校對》是逐段翻譯的,質量尚可。
3遇到問題,請參考筆記員。
讀古文,很容易遇到理解上的問題。這時候參考幾個註釋者的註釋是壹個明智的選擇。經過幾千年的傳承,歷代很多博士窮盡壹生研究經典。他們對經典的理解,往往能為我們打開新的天空,開闊我們的思維,形成新的認識。不讀註釋,只學經典,不可能全面了解古人。經典註釋家雖往往成千上萬,但研究《內經》的卻只有為數不多或比較有名的,如楊尚山、王冰、馬智、張介賓、張誌聰等。註釋《傷寒論》的程無忌、遊在景、柯雲波。我相信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甚至在上面提到的白話文的學習過程中,妳都可以了解到上述筆記作家及其作品。自學者不妨根據個人興趣閱讀。
三、臨床探索階段
醫學是壹門實用的學科。沒有真實的臨床診療過程,醫學很難找到其存在的依據。醫生的診療是壹門技術,技術的本質是能力。能力的獲得靠的是練習,是整個身心的練習。修行的起點在哪裏?
醫學生畢業前會經歷見習和實習兩個過程。所謂見習,就是在觀察中體驗診療實踐的過程。對於中醫來說,主要是指跟老師上門診。老師在診治的時候,認真觀察,認真傾聽,怎麽問診,舌象是什麽,怎麽施針,怎麽開藥方。隋唐以來,針灸經絡衰落,但方藥興盛。所以現代中醫出勤的主要形式就演變成了抄老師的方子,抄方子也在壹定程度上成為了中醫見習和出勤的代名詞。
實習期間,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自己把脈。說到切脈,我們需要多說幾句。在普通百姓和中醫愛好者中,往往認為中醫脈診神秘莫測,不可思議。其實脈診確實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元素。原因是脈診需要的幾乎是純粹的感覺。而且感情不是直接從書本或老師那裏學來的,感情是需要經歷的。比如壹個簡單的冷熱感,無論妳讀多少書,問多少“專家”和老師,什麽是冷,什麽是熱,除非妳親身經歷,否則都不會幫助妳真正理解冷熱。這種感覺領域超出了思維的範圍,無法用科學來定義。這是壹個由心主宰的世界。用心體會的感受,往往會天長地久。我還記得我第壹次體驗切脈,是我在大學的時候,按照徐老師的處方體驗的壹個病例。那時候,我很害怕“男人死於失血失精,而女人則是半吊子”這句話已經刻在了我壹生的記憶裏。
另壹方面,中醫診療能力練習的起點是向老師請教。上座不是單純的聽和看,而是通過用心的觀察和傾聽來體驗診療的過程,為下壹次的模仿做準備。
練習從模仿開始。吳病今天的臨床診療行為,詳細下來,全是當初的兩位老師。模仿的範圍很廣,從問診的順序和語氣,到處方用藥的思路和習慣,到針灸的手法和穴位。值得註意的是,模仿不是空對空的幻想,而是實際的應用和體驗;模仿的過程就是實踐的過程。
對於中醫自學者來說,實習的難度在於選擇和找到壹個靠譜的老師,實習的難度首先體現在風險控制上。遇到老師是緣分,遇到大師是珍貴的好緣分。外緣無常,但仍離不開因果。多留心,妳總會發現身邊有可以當老師的前輩。以敬心惜命為念,博采眾長,擇善而從之。久而久之,妳就會有所收獲。
當醫生是人生大事。妳敢無所畏懼地如履薄冰嗎?初學者和實習生,在遇到虎狼之藥和險象環生的山洞時,壹定要遵守規則,暫時接受好奇心。總之,醫生這個職業不是鬧著玩的。無論是自己還是家人朋友,臨床探索必不可少,但關鍵時刻,探索之心必須讓位於慈悲之心。
四個臨床和閱讀相關階段
經過之前的學習和實習,初學者可能已經可以壹點點嘗試,開始感受到變好甚至治愈疾病的喜悅。接下來我們要面對的就是臨床上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別人說方法很有用,自己怎麽就用不上呢?之前試過壹個很有用的方法,為什麽現在療效不再令人滿意?病人病情突然惡化怎麽辦?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作為壹個普通的業余愛好者,壹個初學者,此刻的第壹任務壹定不是征服某種疾病,而是去了解和體驗人體和疾病。這樣,在癥狀的選擇上,就需要考慮:有些突發情況,如高熱、昏迷、呼吸困難,可能直接威脅生命;壹些重疾,如癌癥、中風、心梗等,心理負擔太重;壹些疑難雜癥,比如癲癇、紅斑狼瘡、銀屑病,太容易失去信心。相反,慢性、輕度、常見病,如失眠、腹瀉、便秘、慢性頭痛、腰酸背痛、感冒等,更適合初學者練習。不要小看這些癥狀,想要達到滿意的效果是相當困難的。
大致範圍已經明確,接下來就是真刀真槍的實戰了。對於初學者來說,最常見的問題,如上所述,就是療效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這個案子有效,那個案子無效;此時有效,彼時無效。像段譽的六脈神劍,似乎沒有規律可抓。
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有兩個:初學者掌握的知識結構還欠缺,或者臨床經驗還不豐富。舉個例子,如果妳只去過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故宮、長城,那麽北京在妳心目中的印象只有宏偉,所以面對胡同的景象,妳很難與北京建立起聯系。我只知道失眠是心火肝郁引起的,清心疏肝有效。如果遇到腎陰虛、痰火、血瘀、食滯引起的失眠,老方法自然不會有同樣的效果。
可以咨詢老師,也可以和同齡人交流,但最重要最方便的方法還是多看書。對於框架類的知識結構,可以多復習大學教材。詳見上壹篇文章。至於臨床經驗不足,最好的辦法就是大量閱讀關於臨床經驗的書籍和文章。別人的經驗,不論古今,不論成敗,都會有助於豐富自己的經驗;尤其是那些用心寫出來的文字,會讓人感到激動。畢竟心和心比起來,比從腦到心來得方便。
仔細研究這些關於臨床經驗的書籍,大致可以分為兩類:醫案和醫學理論。關於醫案,《從頭開始》這本書已經列為專章,這裏就不贅述了,只做壹套書的推薦,人民衛生出版社《現代名老中醫經典重印叢書》。這套書已經在11系列,130余本出版。相當多的現代名中醫都在其中。從內容上看,主要是醫案和醫學理論。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閱讀。
除了書籍,專業期刊也是豐富經驗的好方法。在知網、維普、萬方等平臺上可以輕松檢索到大量專業文章。比如輸入“咳嗽”、“經驗”等關鍵詞,可以找到上百篇文章,比如“治咳經驗”、“小兒咳嗽經驗”等。與書籍相比,期刊有兩個明顯的優勢:壹是內容比較新;二是搜索方便。與“名醫”時代的記錄相比,現代病歷無疑更貼近今天的生活;而檢索可以大大提高獲取知識的效率。
比如我現在遇到壹個頑固的便秘病例。各種方法都試過了,效果還是不盡如人意。我該怎麽辦?妳可以在妳熟悉的實證醫學書籍中閱讀之前治療便秘的經驗;也可以在知網上直接輸入關鍵詞“便秘經歷”。在前人經驗的海洋中,我現在遇到的問題,大概也是別人以前遇到過的。就這樣,醫生腦子裏的壹閃,可能會瞬間點亮我的心靈。壹個長期困擾的問題可能會得到解決。
除了上面介紹的臨床經驗書籍,經典著作仍是現階段必讀。所謂經典,經過千百年的錘煉,依然能煥發光彩,足見其頑強的生命力。我們之所以經常讀書創新,正是因為這種強大的生命力。臨床上遇到的問題千差萬別;要想在壹千件事情上坐以待斃,沒有強大的決心是不行的。經典就是這樣壹種力量,穩定而蓬勃。
遊移不定時讀到這句話,“補則實,瀉則虛,雖痛不隨針減,則病衰”;不清楚的時候,“但是看到壹個證書,就不壹定知道了”;思路不清時,“見肝之病,知肝傳脾,先健脾”;不解時“晴時,測氣之偏,適人之情,理事之理。”妳心裏踏實過,明確過嗎?聽到壹遍又壹遍的規勸,“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胃也生”,“醫者先從生者刺之”,“病愈少,肉愈多,食之則遺”,以及“小兒非饑寒之苦,乃飽腹之暖”,妳是不是已經充滿感恩之心了?仲景的經典藥方就更不用說了,在中醫的實踐中,面對不可預知的情況,以不變應萬變是壹個絕妙的方法。
以上是我根據個人經歷和教學實踐,對中醫愛好者和初學者循序漸進進階學習過程的粗淺回顧,無意中成為壹篇六千字的長文。最後,做壹個簡單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