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都市文化】江蘇文化特色大全

【都市文化】江蘇文化特色大全

眾所周知,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或許每個地方的語言也可能不同。江蘇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的中心,是壹座有自己文化特色的城市。那麽,妳知道江蘇的文化特色和城市文化是什麽嗎?

接下來,就跟著我壹起學習吧!

江蘇的文化:

江蘇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壹。1993年在南京湯山發現的直立人化石表明,早在5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此居住。在此之前,1954年考古學家在泗洪雙溝鎮東下草灣發現的人類化石介於北京人和現代人之間,距今約4 ~ 5萬年,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古人類學家稱他們為下草灣人,也叫泗洪新人。大約在六七千年前,長江南北進入新石器繁榮階段。據初步調查,江蘇及其鄰近地區約有數千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其中,淮安的青蓮崗文化、高郵的龍虬文化、海安的青墩文化、蘇州的草鞋山文化、南京的北陰英英文化、常州的維墩文化,異彩紛呈,星羅棋布。6000年前草鞋山遺址發現的馬家浜文化水田,是中國最早的有灌溉系統的古代水田。

江蘇文化主要由吳文化、金陵文化、未央文化、徐淮文化和海洋文化組成。

文學

西漢淮陰(今淮安)的梅成是韓大夫的創始人,被後人譽為“文章之首”。盛行於梁、陳之間的宮體詩,追求節奏的和諧美和韻律的回旋美,對唐代律詩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張唐代江都春江月夜,節奏和諧,被聞壹多稱為“峰上之峰”。南唐後主李煜寫詩極富感染力,後人尊稱其為“詞聖”。西遊記,小說水滸傳,世界聞名。並稱為四大古典名著的《三國演義》和《紅樓夢》也與江蘇不斷接觸。唐朝的傳說,明朝的劇本和戲仿作品深受讀者喜愛。江蘇民間口頭文學以其豐富性和藝術性享譽海內外。20世紀80年代,中國民間文學三大集(故事、諺語、歌謠)的編纂工作啟動,江蘇省收集了2億多字的資料。

藝術

江蘇繪畫藝術因擅長山水畫、水印木刻、水彩水粉而被譽為“江蘇三水”。顧愷之,東晉無錫人,擅長畫人物,尤其畫龍點睛,素有“畫絕”之稱。王羲之書法藝術高超,後人尊他為“書聖”。吳亮縣的張僧友擅長制作壁畫,“畫龍點睛”這個成語就是和他有關的。唐代蘇州人張旭,揮筆縱橫,連綿曲折,帶人遠去,世人尊他為“草聖”。晚唐蘇州楊惠芝創造了壹種“塑壁”的新技術,被稱為“塑聖”。常熟的黃、無錫的倪瓚,與王蒙、真武並稱元代山水畫四大家。黃居第壹,富春是紙本水墨的經典。據統計,清代全國著名畫家有5800多人,江蘇省有2700多人,幾乎占了半壁江山。

音樂

江蘇被譽為“二胡之鄉”,“江南絲竹”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間音樂。古琴藝術在中國地位突出,先後形成了常熟虞山鋼琴學校、揚州廣陵鋼琴學校、南京金陵鋼琴學校等重要的地方音樂流派。江蘇有12800多首民歌,其中有六合民歌《茉莉花》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廣為流傳。歷史上有50多種大曲,現在有20多種。蘇州評彈(蘇州評話、蘇州彈詞)、揚州評話、揚州彈詞、揚州清曲、徐州秦書、南京白居易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小曲。

跳舞

江蘇民間舞蹈種類繁多,秧歌、花鼓、舞龍、舞獅、花燈、驅魔、高蹺等,文化內涵深厚,地域特色鮮明。有代表性的舞蹈有70多個,1600個舞蹈。

戲劇

《百戲之祖》——昆曲《百戲之祖》——昆曲

江蘇戲劇表演藝術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名家輩出。地方劇種有20多種,其中昆曲、戲曲、揚劇、淮劇、淮海戲、柳琴戲、梆子等影響較大。小劇種主要有海門山戲、銅戲、擔戲、海州銅子戲、徐州頂頂腔、紅山戲、懷紅戲、高淳楊洋戲等。外國戲劇主要包括京劇、越劇、徽劇、滬劇、黃梅戲和魯劇。在新興的劇種中,滑稽戲影響很大,深受群眾喜愛。泰興和揚州的木偶戲也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藝術手段而聞名中外。

規定飲食

江蘇菜是八大菜系之壹,主要由四大菜系組成:淮揚菜(淮安、揚州、鎮江)、金陵菜(南京)、徐海菜(徐州、連雲港)和蘇錫常。其中淮揚菜、魯菜、川菜、粵菜並稱為中國四大菜系,為中國四大菜系之首,是中華美食最經典的代表。始於春秋,盛於隋唐,盛於明清的淮揚菜,被譽為“東南最好吃,天下最美”。

江蘇飲品以茶和酒為主,茶文化集中在蘇南地區,名酒以“三溝壹河”為主,產於江淮地區,通常指湯溝酒、雙溝酒、高溝酒(此世緣)、洋河酒。依托特殊的地域生態環境和天然釀造微生物體系,采用“混燒老五甑”的傳統生產工藝,繼續進行泥窖固態發酵。與川派酒濃香、窖香濃郁、老味濃郁不同,三溝頤和酒是享譽世界的江淮酒(蘇、魯、皖、豫)的傑出代表,以其醇香、綿甜、凈爽的鮮明特點,享有“湯溝傳奇水陸佳釀”的美譽。

方言

江蘇的官方語言是現代普通話。江蘇分為三個方言區,即江淮官話區、吳語區和中原官話區。

  • 上一篇:春節日記50字。
  • 下一篇:關於春節習俗的句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