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汙泥濃縮汙水處理廠產生的汙泥含水率高達99%,需要對汙泥進行濃縮後再進行後續處置。
濃縮後的汙泥含水率約為95%。2.汙泥脫水幹燥含水率95%的汙泥含水率高,不便於汙泥的後期處置和利用。
因此,有必要進行汙泥機械脫水或汙泥幹化處理。汙泥機械脫水設備包括堆疊式螺旋脫水機和板框壓濾機,可將汙泥脫水至80%-85%。
汙泥幹燥設備采用除濕熱泵幹燥技術和低溫余熱幹燥技術,可將汙泥幹燥至10%。汙泥幹燥。汙泥處置方法(1)衛生填埋這種處置方法簡單,易操作,成本低,汙泥不需要高度脫水,適應性強。
填埋產生的氣體主要是甲烷,如果不采取適當的措施,會引起爆炸和燃燒。(2)土地利用汙泥具有投資少、能耗低、運行費用低的優點,且有機部分可轉化為土壤改良劑,是壹種較有發展潛力的處置方法。
(3)焚燒汙泥幹燥後焚燒是壹種常見的處置方法。它能碳化所有有機物,殺滅病原體,並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汙泥體積;但其缺點是處理設施投資大,處理費用高,設備維護費用高,產生強致癌物二惡英。
(4)汙泥堆肥是汙泥堆肥的壹個重要方面,是利用汙泥中的微生物進行發酵的過程。
2.汙泥處理方法
汙泥經處理濃縮後,含水率可降至95%~97%,與膏體相似。
濃縮可以減少汙泥。重力濃縮是壹種廣泛應用的汙泥處理方法,已有50多年的歷史。
機械濃縮法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這種方法占地面積小,成本低,但運行費用和機械維護費用高。氣浮濃縮出現在美國1957。
該方法固液分離效果好,已被廣泛應用。汙泥濃縮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濃縮、氣浮濃縮、帶式重力濃縮和離心濃縮,以及微孔濃縮、隔膜濃縮和生物浮選濃縮。
自然沈降和重力分離是最節能的汙泥濃縮方法,不需要額外的能源。重力濃縮只是壹種沈降分離過程,是通過在沈澱中形成高濃度汙泥層來進行汙泥濃縮的主要方法。
獨立重力濃縮在獨立重力濃縮池中完成,工藝簡單有效,但停留時間長可能會產生異味,不適合所有汙泥;如果應用於生物除磷剩余汙泥的濃縮,會釋放出大量的磷,其上清液需要用化學方法除磷。重力濃縮法適用於初沈汙泥、化學汙泥和生物膜汙泥。
汙泥處理:離心濃縮法的原理是利用汙泥中固液比重不同的離心力進行濃縮。離心濃縮法的特點是自成體系,效果好,操作簡單;但投資大,電力成本高,維護復雜;適用於大中型汙水處理廠的生物和化學汙泥。
2)汙泥處理和穩定化的目的是降解汙泥中的有機物,進壹步降低汙泥的含水率,殺滅汙泥中的細菌和病原體,消除臭味,是汙泥有效利用的關鍵步驟。汙泥穩定化方法主要有堆肥、幹燥和厭氧消化。
厭氧消化:厭氧消化是汙泥處理過程中常用的穩定化技術。汙泥厭氧消化又稱汙泥厭氧生物穩定性。其主要目的是還原原料汙泥中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形式存在的高能物質,即通過降解將高分子物質轉化為低分子量物質氧化物。
厭氧消化是在厭氧條件下分解汙泥中有機物的厭氧生化反應,是壹個極其復雜的過程。汙泥好氧消化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與活性汙泥法非常相似。
外來營養物質被消耗時,微生物消耗自己的身體產生能量維持生命活動。這是微生物的內源代謝階段。
細胞組織在有氧條件下的內源性代謝產物為CO2、NH3和H2O,而NH3在有氧條件下會被進壹步氧化為硝酸鹽。汙泥好氧消化的反應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C6H7NO2+7O2→5CO2+NO3-+3H2O+H+在上面的方程式中,C6H7NO2是細胞組織的元素組成。
該方法具有降解程度高、無臭穩定、易脫水、含肥量高、操作管理簡單、基建費用低等優點。但運行成本高,消化汙泥量少,降解程度隨溫度波動大。
堆肥技術的討論始於1920。堆肥系統可分為三類:條形堆肥系統、靜態好氧堆肥系統和設備堆肥系統。城市汙水處理廠的汙泥含有大量的氮、磷、鉀等營養物質,能促進植物和農作物的生長,具有良好的肥效。堆肥後可以達到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目的。
堆肥是嗜冷菌和嗜熱菌好氧分解有機物的穩定過程。它的特點是能產生壹定的熱量,高溫持續時間長,不需要外部熱源也能無害。堆肥的壹般工藝流程主要分為四個過程:預處理、壹次發酵、二次發酵和後處理。
堆肥後,汙泥的性質得到改善,含水率降低(40%以下),變得疏松、分散、細粒狀,能殺滅病原菌和寄生蟲(卵),便於儲存、運輸和使用。石灰穩定技術石灰穩定技術始於20世紀50年代。在加入石灰並保持壹定pH值壹定時間的條件下,可以殺死傳染菌,防止和抑制臭味。
該技術操作簡單,成本低,處理後易脫水。汙泥的最終處置可以是農業或衛生填埋。
把汙泥發酵成有機肥,如果加入壹些牛糞,就會發酵成優質有機肥。具體操作方法如下:1,加菌。1 kg金寶貝肥料發酵劑可發酵約4噸汙泥+牛糞。
需要按重量比添加30-50%左右的牛糞、稭稈粉、蘑菇渣、花生殼粉、稻殼、鋸末等有機物,以便調節通風。如果加入稻殼和鋸末,由於其高纖維素木質素,發酵時間應延長。
菌種稀釋:每公斤發酵劑中加入5-10公斤米糠(或麩皮、玉米粉等替代品),攪拌均勻稀釋,然後均勻撒入料堆中,使用效果會更好。2.堆:準備好材料後,邊鋪菌邊堆。樁的高度和體積不能過短或過小。要求:樁高1.5-2m,寬2m,長2-4m。2.攪拌均勻,通風。
金寶貝肥料發酵劑需要良好的(耗)氧發酵,適當增加供氧措施,攪拌均勻,勤翻,通風。否則會導致厭氧發酵,產生異味,影響效果。
4.濕氣。發酵物料的含水量應控制在60~65%。
水分判斷:緊緊握住壹把材料,看到手指間有水印,不滴水,落地時散開為宜。水分少導致發酵慢,水分多導致通風不暢,也會導致“腐敗菌”工作,產生異味。
5.溫度。起始溫度應在15℃以上(四季均可操作,不受季節影響,冬季宜在室內或溫室內發酵),發酵溫度控制在70-75℃以下。
6.完成。第二天到第三天溫度達到65℃以上,就要翻船了。壹般壹周內即可完成發酵。物質呈深棕色,溫度開始降至常溫,說明發酵完成。
如果木屑、鋸末、稻殼等輔料過多,應延長發酵時間,直至完全分解。發酵有機肥肥效好,使用安全方便,抗病促長,還能提高土壤肥力。
骯臟。
3.汙水汙泥常見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城市汙水處理的幾種常見方法活性汙泥處理法就是所謂的活性汙泥法,它具有處理能力強,處理後水質好的優點。
其壹般組成包括曝氣池、沈澱池、排泥和回流系統。待處理汙水和活性汙泥回流進入曝氣池混合,然後與其中的空氣接觸,增加氧含量,產生代謝反應。
充分攪拌的混合液體變成懸浮狀態,所以其中的有機汙染物和氧氣可以與微生物接觸發生反應。接下來進入沈澱池,原來的懸浮物會沈澱下來被隔離,所以沈澱池的出水就是純凈水。
壹般沈澱池的汙泥會回流,這樣就保證了曝氣池中壹定濃度的懸浮物和微生物。曝氣池中的反應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所以過多的微生物要從沈澱池中排出,以維持整個系統的穩定。
活性汙泥除了能夠氧化分解有機物外,還必須具有壹定的混凝沈澱能力,這樣才能從混合液中分離出來,然後在出口處得到純水。活性汙泥法的缺點是基建費用太高,不容易實施。
生物膜處理法所謂生物膜法,是通過附著在某些固體物體表面的微生物來處理汙水中有機汙染物的方法。與活性汙泥法的發展時間基本吻合。
所謂“生物膜”,就是附著在固體表面的微生物的形象,壹般是由非常密集的好氧菌、厭氧菌、原生動物和藻類結合而成的生態系統。附著在生物膜上的固體介質稱為載體或濾料,因此向外的生物膜可分為厭氧層、好氧層、附著層和動水層。
整個方法的基本操作過程是生物膜先吸附水層中的有機物,然後被好氧菌分解,再被厭氧菌厭氧分解,運動的水層通過流動不斷更新生物膜,從而反復實現汙水的凈化。生物膜法壹般應用於中小型城市汙水的處理。采用的處理結構是生物濾池或生物轉盤,我國南方壹般采用生物濾池。
由於材料和技術的不斷創新,生物膜技術近年來取得了很大進展。由於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壹般固定在填料上,生態系統相對穩定,微生物消耗的能量比活性汙泥法小得多,剩余汙泥也少。
生物膜法具有效率高、抗沖擊能力強、汙泥產量低、運輸方便等優點,使其在各種處理方法中極具競爭力。生物膜法的缺點是成本高,單位處理效率低。
因此,進壹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今後生物膜研究的主要方向。氧化處理氧化處理是壹種廣泛應用的城市汙水預處理方法,具有很大的潛力。
根據氧化劑和反應器的類型,可分為化學氧化、催化氧化和光催化氧化。其中化學氧化法操作相對簡單,但效果不夠明顯,運行成本高,在實際工作中應用不廣泛。
為了提高處理效果,降低成本,人們又找到了壹些其他的氧化技術。這些新方法之壹是光催化。
其特點是設備簡單、條件溫和、氧化能力強、處理效果徹底。在汙水處理中受到廣泛歡迎。
光催化反應是通過光的作用發生的化學反應。在反應過程中,分子通過吸收特定波長的光波轉變為激發態,然後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新的物質,或者成為中間化學產物,促進熱反應。
光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來自光,通過光電轉換和光化學轉換利用太陽能中的光能是壹個非常熱門的研究領域。光催化氧化技術通過光激發氧化將O2、H2O2等氧化劑與光輻射結合起來。
使用的光主要是紫外光,包括uv-H2O2、uv-O2等工藝,可用於處理汙水中的CHCl3、CCl4、PCBs等難降解物質。此外,在有紫外光的Feton體系中,紫外光與鐵離子之間存在協同作用,大大加快了H2O2分解生成羥基自由基的速度,促進了有機物的氧化去除。
所謂光化學反應,就是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進行的化學反應。在這個反應中,分子吸收的光能被激發到高能態,然後電子激發態分子進行化學反應。
光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來源於光子的能量。在太陽能利用中,光電轉換和光化學轉換壹直是光化學研究中非常活躍的領域。
80年代初開始研究光化學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其中控制汙染的光化學降解受到特別重視,包括無催化劑光催化降解和催化降解。前者多以臭氧和過氧化氫為氧化劑,在紫外光照射下氧化分解汙染物;後者也叫光催化降解,壹般可分為均相和多相兩種。
均相光催化降解主要以Fe2+或Fe3+和H2O2為介質,通過光-芬頓反應降解汙染物,可以直接利用可見光。多相光催化降解是在汙染體系中加入壹定量的光敏半導體材料,同時結合壹定能量的光輻射,使光敏半導體在光的照射下被激發產生電子-空穴對,溶解氧和吸附在半導體上的水分子與電子-空穴反應生成具有強氧化性的自由基,如OH,然後通過與汙染物的羥基加成、取代和電子轉移,使全部或幾乎全部汙染物礦化,最終生成CO2、H2O和NO3-等其他離子。與無催化劑的光化學降解相比,光催化降解在環境汙染控制方面更為積極。
目前,氧化處理因其成本低、效率高的優點而受到廣泛關註。此外,在汙水深度處理和難生物降解有機廢水的處理方面也有很好的前景,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4.汙泥處理方法
經過汙泥處理後,汙泥的含水率可降至95%~97%,與膏體相似。
濃縮可以減少汙泥。重力濃縮是壹種廣泛應用的汙泥處理方法,已有50多年的歷史。
機械濃縮法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這種方法占地面積小,成本低,但運行費用和機械維護費用高。氣浮濃縮出現在美國1957。
該方法固液分離效果好,已被廣泛應用。汙泥濃縮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濃縮、氣浮濃縮、帶式重力濃縮和離心濃縮,以及微孔濃縮、隔膜濃縮和生物浮選濃縮。
自然沈降和重力分離是最節能的汙泥濃縮方法,不需要額外的能源。重力濃縮只是壹種沈降分離過程,是通過在沈澱中形成高濃度汙泥層來進行汙泥濃縮的主要方法。
獨立重力濃縮在獨立重力濃縮池中完成,工藝簡單有效,但停留時間長可能會產生異味,不適合所有汙泥;如果應用於生物除磷剩余汙泥的濃縮,會釋放出大量的磷,其上清液需要用化學方法除磷。重力濃縮法適用於初沈汙泥、化學汙泥和生物膜汙泥。
汙泥處理:離心濃縮法的原理是利用汙泥中固液比重不同的離心力進行濃縮。離心濃縮法的特點是自成體系,效果好,操作簡單;但投資大,電力成本高,維護復雜;適用於大中型汙水處理廠的生物和化學汙泥。
2)汙泥處理和穩定化的目的是降解汙泥中的有機物,進壹步降低汙泥的含水率,殺滅汙泥中的細菌和病原體,消除臭味,是汙泥有效利用的關鍵步驟。汙泥穩定化方法主要有堆肥、幹燥和厭氧消化。
厭氧消化:厭氧消化是汙泥處理過程中常用的穩定化技術。汙泥厭氧消化又稱汙泥厭氧生物穩定性。其主要目的是還原原料汙泥中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形式存在的高能物質,即通過降解將高分子物質轉化為低分子量物質氧化物。
厭氧消化是在厭氧條件下分解汙泥中有機物的厭氧生化反應,是壹個極其復雜的過程。汙泥好氧消化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與活性汙泥法非常相似。
外來營養物質被消耗時,微生物消耗自己的身體產生能量維持生命活動。這是微生物的內源代謝階段。
細胞組織在有氧條件下的內源性代謝產物為CO2、NH3和H2O,而NH3在有氧條件下會被進壹步氧化為硝酸鹽。汙泥好氧消化的反應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C6H7NO2+7O2→5CO2+NO3-+3H2O+H+在上面的方程式中,C6H7NO2是細胞組織的元素組成。
該方法具有降解程度高、無臭穩定、易脫水、含肥量高、操作管理簡單、基建費用低等優點。但運行成本高,消化汙泥量少,降解程度隨溫度波動大。
堆肥技術的討論始於1920。堆肥系統可分為三類:條形堆肥系統、靜態好氧堆肥系統和設備堆肥系統。城市汙水處理廠的汙泥含有大量的氮、磷、鉀等營養物質,能促進植物和農作物的生長,具有良好的肥效。堆肥後可以達到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目的。
堆肥是嗜冷菌和嗜熱菌好氧分解有機物的穩定過程。它的特點是能產生壹定的熱量,高溫持續時間長,不需要外部熱源也能無害。堆肥的壹般工藝流程主要分為四個過程:預處理、壹次發酵、二次發酵和後處理。
堆肥後,汙泥的性質得到改善,含水率降低(40%以下),變得疏松、分散、細粒狀,能殺滅病原菌和寄生蟲(卵),便於儲存、運輸和使用。石灰穩定技術石灰穩定技術始於20世紀50年代。在加入石灰並保持壹定pH值壹定時間的條件下,可以殺死傳染菌,防止和抑制臭味。
該技術操作簡單,成本低,處理後易脫水。汙泥的最終處置可以是農業或衛生填埋。
把汙泥發酵成有機肥,如果加入壹些牛糞,就會發酵成優質有機肥。具體操作方法如下:1,加菌。1 kg金寶貝肥料發酵劑可發酵約4噸汙泥+牛糞。
需要按重量比添加30-50%左右的牛糞、稭稈粉、蘑菇渣、花生殼粉、稻殼、鋸末等有機物,以便調節通風。如果加入稻殼和鋸末,由於其高纖維素木質素,發酵時間應延長。
菌種稀釋:每公斤發酵劑中加入5-10公斤米糠(或麩皮、玉米粉等替代品),攪拌均勻稀釋,然後均勻撒入料堆中,使用效果會更好。2.堆:準備好材料後,邊鋪菌邊堆。樁的高度和體積不能過短或過小。要求:樁高1.5-2m,寬2m,長2-4m。2.攪拌均勻,通風。
金寶貝肥料發酵劑需要良好的(耗)氧發酵,適當增加供氧措施,攪拌均勻,勤翻,通風。否則會導致厭氧發酵,產生異味,影響效果。
4.濕氣。發酵物料的含水量應控制在60~65%。
水分判斷:緊緊握住壹把材料,看到手指間有水印,不滴水,落地時散開為宜。水分少導致發酵慢,水分多導致通風不暢,也會導致“腐敗菌”工作,產生異味。
5.溫度。起始溫度應在15℃以上(四季均可操作,不受季節影響,冬季宜在室內或溫室內發酵),發酵溫度控制在70-75℃以下。
6.完成。第二天到第三天溫度達到65℃以上,就要翻船了。壹般壹周內即可完成發酵。物質呈深棕色,溫度開始降至常溫,說明發酵完成。
如果木屑、鋸末、稻殼等輔料過多,應延長發酵時間,直至完全分解。發酵有機肥肥效好,使用安全方便,抗病促長,還能提高土壤肥力。
5.汙泥處理的處理步驟
剩余活性汙泥-汙泥濃縮池-汙泥消化-汙泥脫水-汙泥處置
剩余的活性汙泥泵入汙泥濃縮池沈澱,上清液排入回流管進行汙水再處理。
濃縮後,汙泥含水率從99。%到94%。如果日處理量20萬噸的汙水處理廠可以考慮汙泥消化,日處理量小的汙水處理廠消化系統就沒有了。
汙泥壹般采用板框機、帶式壓濾機或離心機脫水,經過含水率為94%的脫水設備處理後,幹泥餅含水率可達到80%以下。
然後由汙水處理廠送往填埋、汙泥堆肥、焚燒等處置措施。
6.汙水處理知識,要具體、
現代廢水處理技術按作用原理可分為四大類: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和生物法。
常見的廢水生物處理方法有五種:活性汙泥法、生物膜法、厭氧生物消化法、穩定塘和濕地處理。好氧處理: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厭氧處理:各種厭氧消化方法。
壹級處理:物理處理主要通過沈澱或氣浮等各種處理單元去除水中呈層狀或乳化狀態的懸浮物和油類汙染物。
二級處理:主要是壹個生物過程,去除壹次水中溶解的BOD,進壹步去除懸浮的固體物質,在某些情況下還去除壹定量的營養物質,如氮、磷等。
三級處理:處理方法有化學處理和過濾,主要去除懸浮物和營養物質。
7.汙泥處理和處置有什麽區別?
汙泥的處置是指給汙泥壹個最終的歸宿:要麽作為肥料施於農田、綠化等土壤,成為土壤的壹部分;要麽將其作為資源利用,形成有用的材料,如鋪路渣、水泥、制磚等。要麽填埋,沒有任何用途,浪費土地資源,棄之不用。
任何不能達到最終安置的過程都可以算作處理。比如汙泥堆肥,殺菌固化,可以產生安全的肥效;焚燒最終會產生灰分,灰分占原幹物質的40%以上,應考慮填埋或利用;幹化是去除泥餅中的大部分水分,節省運輸費用,減少占地和支付較少的填埋費用,並為其他最終處置方案提供減量化、衛生化和經濟化的條件。
8.汙泥處理和處置
關於汙泥的處理,首先要分析汙泥的種類。
壹般來說,汙水處理廠的汙泥有以下處理工藝:脫水、汙泥幹化、碳化、焚燒、熔融、填埋。
目前國內工藝只是通過物理手段實現脫水。目前市場上有各種脫水機,大部分都是靠電能運行的。通過脫水,城市汙泥的含水率可以降低到80%~85%左右,如果加入大量的高分子材料和石灰進行摻混,含水率可能會更低。
幹燥處理屬於相對較新的領域。蒸汽、熱空氣、煙氣等熱源可以進壹步蒸發水分,降低汙泥的含水量。壹般來說,汙泥的臭味可以大大降低到40%以下,當然也可以降低到20%甚至更低,但是能耗比較高。
碳化屬於高熱值汙泥的商品化。有高溫碳化、中溫碳化、低溫碳化技術,當然低溫碳化能耗最低;熱源是化石燃料。不是所有的汙泥都能碳化。碳化壹般是幹燥後的壹個過程。碳化產品通常可以作為燃料重新使用。碳化重金屬的固化還有待研究。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