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部垮掉的壹代。壹部探索個人自由主題並質疑“美國夢”承諾的小說
我還年輕,渴望上路!!!這句話最經典
我個人比較喜歡,但是壹般人不看這種書(很無聊)
《在路上》是凱魯亞克的自傳體傑作,是作家用三周時間在壹卷30米長的打字紙上壹氣呵成寫出來的。小說主人公薩爾為了追求個性,與狄安、瑪麗·露等幾名青年男女壹起搭便車或駕車數次穿越美洲大陸,最後到達墨西哥。壹路上,他們喝多了,抽大麻,玩女人,聊東方的禪宗,累了就礙事,在村子裏過夜,從紐約流浪到舊金山,最後散了。同時,該書體現了作者[wiki]倡導的自發即興寫作技巧——思想自然流動,反情節,大量使用俚語、諺語、評論方法不規範的長句,廣泛涉及美國社會文化習俗;另壹方面,這本書展示了美國廣袤土地上的山脈、河流、平原、沙漠和城鎮...像壹幅畫卷,呈現在讀者面前。
《在路上》是傑克·凱魯亞克的第二部小說。在壹個人們的註意力因極端時尚而碎片化、敏感遲鈍無力的時代,如果說壹件真正的藝術品的出現有什麽重大意義的話,這本書的出版就是壹個歷史事件...【小說】寫得很好,這是凱魯亞克本人作為主要代表、多年前被稱為“垮掉的壹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達。
1951年4月2日至22日,傑克·凱魯亞克用壹臺打字機和壹卷120英尺長的打印紙完成了《在路上》的初稿。
“我旅行生涯中最偉大的經歷即將開始。大約六七個男孩躺在後面有壹輛平板拖車的卡車上...我跑上去問,‘有空房嗎?’他們說:‘對,快上車。上車的人都有座位。我還沒來得及坐進車廂,貨車就開走了。我身體在抖,壹個乘客抱著我,我趁機坐下。有人遞給我壹瓶劣質威士忌...內布拉斯加州的天空壹直下著毛毛雨,但卻有壹種詩意。我突然就喝了。啊哈,我們又上路了!壹個戴棒球帽的年輕人喊道...他們說今年夏天他們將騎車遊遍美國。我們現在要去洛杉磯。' .....'為什麽?為什麽?我們不確定,所以不用擔心。" ..... "——摘自《在路上》
《在路上》是凱魯亞克的自傳體代表作。小說主人公薩爾為了追求個性,與迪安、瑪麗盧等青年男女壹起搭便車或駕車,數次穿越美國大陸,最終抵達墨西哥。壹路上,他們喝多了,抽大麻,玩女人,聊東方的禪宗,累了就攔車,在村子裏過夜,從紐約流浪到舊金山,最後散了...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本書影響了整整壹代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是公認的60年代嬉皮士運動的經典。
傑克·凱魯亞克出生在馬薩諸塞州的壹個古老的紡織工業城鎮洛厄爾。他的父母是來自魁北克的法國移民。凱魯亞克直到六歲才開始學英語。凱魯亞克的父母是羅馬天主教徒,父親利奧·凱魯亞克經營著壹家印刷廠,足以養家糊口。凱魯亞克是家中第三個也是最小的男孩,享受著安靜快樂的童年。4歲時,比他大5歲的哥哥傑拉爾德因病去世,這讓凱魯亞克印象深刻。在他看來,傑拉爾德天賦異稟,聰明絕頂,尤其對小動物富有同情心,但卻被死神無情地帶走了。家人的宗教信仰和哥哥的早逝,讓凱魯亞克從小就相信輪回轉世,他後來也相信佛教可以追溯到這件事。
凱魯亞克從小害羞,但他喜歡運動(騎馬、棒球、足球),熱衷於閱讀文學作品。從中學開始,他就養成了隨身攜帶筆記本的習慣,記錄家人、朋友、鄰居的日常對話,廣播節目,電影角色說的小說語言。他博覽群書,從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和美國作家的哈佛文學經典到當代作家的作品,比如海明威。文學典故和街頭人的日常口語是凱魯亞克作品中的兩大特色。前者顯然得益於他從小對世界名著的喜愛和熟悉。
世代聖經:在路上
文/陳湘君
記得幾年前聽過壹首歌,有句歌詞是這樣的:“收拾行囊,城市在遠方,向妳招手,不用說再見……”這顯然是傑克·凱魯亞克式“在路上”的典型景觀。第壹次在路上看書的時候,我就被作者散漫而冷漠的語言吸引住了。書中的頹廢氛圍很快就把讀者拉進了破碎的群體。讀書的開始仿佛是壹次旅行的開始,我欣喜地享受著他們漫遊的傳奇故事。
小說的核心人物是迪安。沒有他,路上什麽都沒有。在他的驅使下,薩爾等人找了個借口上路了。他們搭便車,遇見陌生人,放縱自己的性情,為所欲為。在聚眾旅遊的狂歡中,幾乎沒有道德的限制。哪怕像乞丐壹樣落魄,只要“在路上”,薩爾曾經由衷感嘆:“啊,壹個美麗而溫暖的夜晚!在這種混亂、興奮、疲憊的得過且過的狀態背後,《在路上》的主題遠沒有它的語言那麽輕。書中的人物不斷穿梭在高速公路和城市之間。每壹段旅程都有那麽多人在路上。孤獨,憂郁,快樂,麻木...紐約,丹佛,舊金山...城市只是壹個符號,路上的壹站。每當他們到了壹個地方,發現夢想還很遙遠,就要繼續前行。
這是壹本註定屬於年輕人的書。作者曾在借書時從迪安口中問薩爾:“...妳的路是什麽,夥計?——好孩子之路,瘋子之路,多彩之路,浪子之路,任何壹條路。在哪裏,給誰,怎麽去?”我想這也是壹代又壹代年輕人的問題。它以無與倫比的誘惑吸引著路上無數的人。現在,“在路上”已經成為追求精神自由的象征。它跨越了幾代人,具有普遍意義。當妳打包行李興奮地上路,探索不可預知的旅程時,妳似乎可以“掌握通向神秘的可能性和豐富多彩的經歷本身”。《在路上》更像是壹場自我標榜的儀式。
與《在路上》中迪恩壹夥不同的是,中國現在的年輕人相對理性,“垮掉的壹代”頹廢。現在的中國年輕人極度渴望自由,從小受到的束縛更多。所以,雖然他們渴望自由,敢於蔑視傳統,顛覆經典,惡搞名人,但其實大多數人都不敢突破生活,也沒有像書中的年輕人那樣,似乎跨越了大多數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對於壹代又壹代喜歡在路上的讀者來說,凱魯亞克表達的是大多數人心中的疏離、焦慮和不滿,所以這本書不僅僅是壹本書,而是壹種人生“想象的理想狀態和覺醒的自由感”。
寫到最後,我不禁想起了這樣壹個場景。1995的暑假,我在塔裏木盆地邊上的壹個客棧裏認識了壹個北京的女大學生。她瞇著眼睛在胡楊樹下看書。這本書封面上的名字是《在路上》。後來大家很快就成了朋友,可能是因為我口袋裏也有同樣的書。
《在路上》是傑克·凱魯亞克的第二部小說。在壹個人們的註意力因極端時尚而碎片化、敏感遲鈍無力的時代,如果說壹件真正的藝術品的出現有什麽重大意義的話,這本書的出版就是壹個歷史事件...【小說】寫得很好,這是凱魯亞克本人作為主要代表、多年前被稱為“垮掉的壹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達。
他和他的朋友們是壹個“叛逆的群體”,他們“試圖用能給這個世界壹些新思想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試圖找到令人信服的...值”。他們認為這壹切都可以通過文學來實現,他們有創造壹種批判壹切現存社會習俗的“新幻覺”的想法。
《在路上》中的人物其實是在“求”。他們追求的具體目標是在精神領域。雖然他們壹有借口就在全國各地來回奔波,沿途尋找刺激,但他們真正的旅程是在精神層面;如果說他們似乎已經跨越了大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他們的出發點只是為了尋找另壹邊的信仰。"
《在路上》可以與馬克·吐溫的《哈伯格·芬恩歷險記》和F·司各特·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並列為美國經典,現在是壹部探索個人自由主題、質疑“美國夢”承諾的小說。
關於作者:
傑克·凱魯亞克·凱魯亞克於1922年3月12日出生在馬薩諸塞州的洛厄爾。他的父母是法裔美國人,他是最小的兒子。他在當地的天主教和公立學校學習,憑借橄欖球獎學金進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並結識了艾倫·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爾·卡薩迪等“垮掉的壹代”。
凱魯亞克第二年輟學從事文學創作,轉戰美國海軍和商業航運公司。1950年,第壹部小說《城鎮》出版。1957年《在路上》出版後,他成為“垮掉的壹代”的代言人,成為20世紀最有爭議和最著名的作家之壹。也是《達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獨旅人》《孤獨天使》的作者。1969年10月21日,凱魯亞克在佛羅裏達州聖彼得堡去世,享年47歲。
他的第壹部小說《鄉村與城市》(1950),是壹部按照風俗和歷史事件的編年體描寫家庭和社會的史詩,在當時並沒有引起社會的關註。在路上(1957)寫了幾個星期,之後幾年沒有修改。小說結構松散,時斷時續,描寫了壹群年輕人荒誕的人生經歷,反映了戰後美國青年的精神空虛和懵懂狀態。凱魯亞克的第三部小說《基地人》(1958),描寫了壹群“垮掉分子”在舊金山整日酗酒、放縱、吸毒的所謂生活。達摩漫遊者(1958)的主題和之前的小說差不多,但是卻包含了壹些深刻的東方哲學。緊接著,凱魯亞克的兩部小說閃電般問世:《薩克斯醫生》(1959)和《瑪吉·卡西迪》(1959),這兩部小說都包含了作者的自傳元素,充滿了失去信仰的年輕人的苦悶、仿徨和消極對抗。總之,凱魯亞克的作品不具有藝術性,但他對社會現實有著獨特的理解。他自己的晚年生活也很不幸,最終因為酗酒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