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獨創的存拳原理
李小龍獨創的無敵寸拳,又稱寸勁拳,講究短距離快速出拳,使自己強大的壹拳爆發出全部爆發力來戰勝敵人。也就是在最短的距離內,爆發出最大的力量。李小龍大師早年練過詠春拳,後來在詠春拳的基礎上創造了截拳道,都屬於寸進拳。存拳以本能反應為主導,以最大潛能為主體,質樸、靈動、有力、兇猛。李小龍曾經說過,無論妳學什麽武術,如果不能快速擊倒對手,就沒有實用價值,尤其是對於壹些體格好,意誌強的西方拳手。愛學藝術,和妳分享寸拳原理。
瞬間壹拳打倒他們遠比打倒他們更有威脅。毫無疑問,在戰鬥中擊敗或擊倒對手的時間越短,其自身的安全性就越高。
這就意味著妳的技巧壹定要簡潔直接,也就是講求效率,“寸打”正好符合這個原則。就這樣,李小龍大師以實戰和詠春拳為基礎,創造了壹套以本能反應為主導,以最大潛能為主體,簡單、靈動、有力、兇猛的截拳道獨特訓練方法。也可以說李小龍的寸寸拳與傳統詠春拳中的寸寸拳有很大的不同,因為他的寸寸拳既保留了詠春拳寸寸拳的優點,又大膽的融入了中國武術內家拳的壹些招數。所以李小龍的寸拳可以融合整個武術攻擊手法,而詠春的寸拳只能代表詠春。正是由於李小龍大師所做的大量獨特的改進、創新和升華,才使他脫胎於傳統,又有別於傳統,使寸勁拳更容易運用、練習,具有更強大的破壞力。
李小龍在教木村拓、丹伊諾森托等弟子練寸勁拳時曾說:“任何壹個武術愛好者和壹個偉大的武術家之間,都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他們之間的區別只是努力的方式和程度,這種差距不僅可以彌合,甚至可以超越。因為從理論上講,人的潛力幾乎是無窮無盡的,寸勁拳的訓練和運用就是其潛力的具體體現。“接下來,李小龍又給大家舉了壹個例子:壹個農民的兒子因為不能熟練開車,掉進了溝裏。農民個子不高,卻毫不猶豫地跳進溝裏,雙手放在車下,擡起車,讓另壹個過來幫忙的人把兒子從下面拉出來。事後,農夫不敢相信自己的力量,於是他又試了壹次,但他根本無法移動車子。給他兒子做檢查的醫生說這是個奇跡。醫生解釋說,當身體機能對緊急情況做出反應時,腎上腺會分泌大量激素並傳遞到全身,從而使身體產生額外的能量。這是醫生唯壹的解釋。
上面的例子至少說明了壹個道理,那就是人在絕望或者危險的時候,往往會釋放出不同尋常的力量。而李小龍就是這種不尋常的力量逐漸變得更好,讓妳可以隨時隨地施展它。其實人的勢能確實像壹座有待開發的金礦,儲量無窮,價值無可比擬,而我們每個習武者都有壹座擁有勢能的金礦。但由於缺乏有效的挖掘訓練和具體的展示形式,每個人的潛力始終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外部原因:
所謂“寸拳”的外因,就是通過壹些外在的訓練手段,達到用力出拳或者讓身體各個部位“努力”的目的。換句話說,訓練不僅僅是為了讓肌肉變美,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殺傷力和破壞力,讓對手受到重創。
李小龍認為,人體首先要有良好的速度、敏捷性、靈活性和攻擊準確性,然後才是擁有最大的絕對力量。“寸拳”表面上是局部力量的釋放,實質上是全身協調努力的結果。李小龍曾說過,比如壹個能臥推400磅(約180公斤)的人,在重器械項目(如鉛球比賽)上可能會取得不錯的成績,但他卻無法協調和調動全身各部位的肌肉來展現自己的攻擊力。也就是說,李小龍過人的力量和極快的速度,加上出色的身體協調配合能力,使他成為近戰或埋戰的佼佼者。李小龍看起來有點精瘦,但只要舉手投足,殺傷力都是致命的。
李小龍為了練就不可思議的力量,將素質提升與技術練習有機結合,使自己本已深厚的武功升華到近乎完美的境界。李小龍練“寸勁拳”真的到了“瘋狂”的地步。伊諾桑多回憶說,李小龍在訓練中經常用啞鈴練“寸拳”,每次練12組,每組100次。他的手依次舉著65,438+0,2,3,5,7和65,438+00磅的啞鈴,以6組為“金字塔”增量,然後,李小龍曾經有壹次讓人和他壹起訓練過壹次。哇,練完三角肌和胳膊好酸啊!
在“寸勁拳”的訓練過程中,李小龍也非常註重小臂的訓練,因為“寸勁拳”力量的分配點雖然是拳臉,但力量來自身體。換句話說,手臂是將全身力量輸送到拳面的重要載體或傳輸工具。琳達還表示,李小龍的前臂練習(尤其是手腕練習)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因為“寸拳”的有效發揮對前臂和腕關節的要求更高,需要特殊的擡腕技巧。如果妳的手腕無法承受巨大的緩沖力,“寸拳”就完全沒有作用。
與李小龍有過多次電影合作的美國空手道大師鮑勃·沃爾(Bob Wall)曾說過,李小龍強有力的前臂在他的功夫體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這樣說的:“李小龍的前臂和身體比例是我見過的人中最大的。他不僅有極其發達的前臂,還有壹雙鐵拳和十個鋼手指,這太可怕了。”此外,在電視劇《青蜂俠》中與李小龍合作過的電影明星凡·威廉姆斯回憶說,作為好朋友,他和李小龍都有強大的前臂,但他們以不同的方式獲得它們。李小龍是通過特殊訓練獲得的,而他是天生的或者在此基礎上做其他競技運動間接獲得的。這個身高1.83m,體重95kg的壯漢,是當時唯壹能和李小龍摔跤的人,想起這些事,他害羞地說:“李小龍太不可思議了。我們不是壹個級別的競爭對手。我超過他70斤,但他的前臂是我見過的同體重人中最強壯的。”事實上,李小龍總是贏得“掰手腕”比賽。他的另壹個弟子赫伯·傑克遜回憶說,李小龍開玩笑說他要成為這項運動的世界冠軍。
在“寸勁拳”的整個訓練過程中,或者說在整個截拳道訓練體系中,鍛煉前臂和腕關節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據師傅的直系弟子喬·劉易斯介紹,當年李小龍最常用的壹種方法就是將34公斤重的杠鈴水平伸出,保持靜止30秒。當然,這對於壹個體重剛剛超過60公斤的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即使是90公斤的人也不壹定能做到。
此外,李小龍在美國的第壹個弟子傑西·格洛弗也回憶說,李小龍過去經常拉壹個負重滑輪,用拳頭擊打沙箱,並用壹個綁著短繩的30公斤啞鈴“轉動手腕”,以進壹步強化前臂。最後,傑西·格洛弗補充道,李小龍很註重前臂和腕關節的訓練,因為他認為要想讓拳頭爆發出強大的力量,關節首先要能夠承受和傳遞攻擊時產生的強大力量。
內因
在很多外行人看來,截拳道的拳法和西方拳法差不多,但這只是因為李小龍早年潛心習拳,將其精髓融入自己的功夫。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李小龍的拳法優於西方拳法,因為其中蘊含著中國武術的深厚底蘊,尤其是家傳拳法中壹些有價值的理論和技法,因為他還仔細研究過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所以要徹底分析“寸勁拳”殺傷力驚人的真正原因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相比內功的巨大作用,外力和外功只能算是皮毛。
首先,“寸勁拳”很講究內蘊的運用。所謂內意,就是隱藏在人的思維體系中的觀念和意識,它是看不見的,看不見的,默默地隱藏在靈魂中,是決定壹個人行動的關鍵因素。換句話說,妳的每壹次劃水都離不開妳的頭腦和意識對四肢的指揮和調動。舉個例子,當妳想用拳頭打對手的時候,妳首先想到的是,妳通過內心的開始就有了擊打的想法和意識,而這個想法和意識是對手沒有意識到的。壹旦戰鬥的想法成為意誌,也就是下定了戰鬥的決心之後,眼、心、手就會聯合起來,用意義引導精神,精神就會促使原力在外肢上形成打擊的動作。內氣也是“寸勁拳”訓練和運用的壹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氣衰時,力量不充足,難以在最短的時間、最短的距離內爆發出巨大的殺傷力。所以如果妳在打擊的時候能把內力集中在攻擊點上,就能從瞬間內力的快速旋轉和積聚中發出強大的震懾力和穿透力。衡量壹個專家在家族中的深度的重要標誌之壹,就是看他能否在最短的時間和距離內爆發出最大的力量。
還有壹招妳可能沒聽說過,就是內功的運用。雖然李小龍曾經說過,拳擊時要讓“流動的能量”滲透在體內,但很多學習者認為這只是理論上的要求。其實我們都知道內氣是內功的本源,練內拳的人平時也很註意丹田的氣滯,但是精力充沛的時候離不開“氣吐丹田”。當然,無論是在平時的練習中,還是在實際運用中,都要在力量的分配上有所克制,不能過多或過於頻繁地分配,因為如果過多地分配爆發力,就會灰心喪氣,筋疲力盡,李小龍自己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說明。這裏我的意思是,在正常的練習中,爆發力量的頻率要由人來適當控制,只有比發和放更多的孕育和儲存,人體才能有更大更強的力量,而不是走李小龍內功衰竭的老路。因為從廣義上來說,練武的目的是為了養元益氣,強身健體。如果妳不知道養元益氣的方法,妳將無法使身體長期強壯,反而會傷害身體。所以所有習武者都要重視。“不練武,到頭來壹事無成。”這句話很好,道出了練拳的根本。只有當妳真的擁有了這種能力,妳才談得上把它運用到人身上,也就是這種隱藏的、殺氣騰騰的力量在不知不覺中突然作用於對手的要害部位,形成致命壹擊。
關於“寸勁拳”打擊時的力量分配問題,可以進壹步討論。首先,爆發力越快,沖擊力越大;進攻者距離越近,越容易為對手增加防禦,解除困難,時間越短,越容易取得效果。其次,進攻中還有壹個時效性的問題,就是既不能太早爆發,也不能太晚爆發。如果太早,會使身體難以接觸,難以收到效果;如果來不及,就會形成過勢拳,根本沒有殺傷力。所以,在練習“寸拳”的時候,壹定要仔細了解打擊的時機,這樣才能像閃電、雷鳴、爆炸壹樣爆發出“急中生智的力量”。
與武術發力原理相關的文章;
1.武術和武術的區別
2.太極傳“四兩撥千斤”定律
3.武術基本功之拳
4.拳擊中的擊線、攻線、中線。
5.如何掌握和諧太極拳的內功修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