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慧生(1900 ~ 1968),男,京劇表演藝術家,荀派創始人。祖籍河北東光,原名秉超,後改名秉義,後改名“慈”,字。1925年與余叔巖合演《漁殺世家》,改名為荀慧生,銜頭柳巷,藝名白牡丹。
荀慧生,1900 65438+10月5日,河北省東光縣人。原來的名詞,又叫兵義、兵超,叫盛輝,名字叫劉向。它的藝名是白牡丹,後來叫做盛輝。幼年隨龐其發在義順、梆子班學習,習花旦。首次在天津魁星樓演出。1910進京,師從梆子演員侯俊生,後拜多位名師,與多位著名演員同臺演出,壹時名聲大噪。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他壹直致力於探索京劇的藝術創新。由於他在梆子班中學識淵博,戲路寬廣,背景深厚,所以他能吸收梆子擔角藝術的優點,集京劇青衣、花旦、鬼門旦、京劇藍調的表演於壹爐,又能接受京劇蕭聲、武生的技藝,從唱腔、唱腔、人物到妝容、服裝,進行適合自身條件的改革和創造。到了20世紀30年代,風格新穎獨特的“荀派”藝術逐漸形成。[1]
他壹生演出了300多部戲劇,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燈謎》、《玉堂春》、《棋盤山》,與楊小樓、尚小雲、譚小培並稱“三少壹白”。在1927和1931兩次當選“四大名才”,有“無才不訓”的美譽。生日:1900 1.5,光緒二十四年(戊戌)十二月初五;死亡:1968 65438+2月26日,農歷十壹月初七戊申。
藝術體驗
1900 1.5出生於河北省東光縣(今阜城縣大白鄉古莊村),壹個賣線香的手工藝之家。小時候家裏窮,沒有生計。他出生在壹個貧窮的農民家庭。1907隨父母到天津謀生,父親把他和弟弟荀賣到小桃紅梆子劇團學戲。不久,他的哥哥不堪打罵,只留下盛輝,後來被賣給河北梆子的花旦龐齊發當私人學徒。從此,荀慧生成了家奴,吃了不少苦,但仍以極大的忍耐力和毅力堅持每天練武。夏天穿棉襖,冬天穿薄外套,頭頂大碗,踩冰水,點熏香練翻白眼,日復壹日,年復壹年,辛苦練就了硬本領,唱、讀、做、玩。8歲時,他在天津首次演出。他跟隨侯君山學習梆子上的花旦。從65438年到0909年,荀惠生經常以“白牡丹”為藝名在冀中東部的鄉村城鎮演唱廟會和野太子戲。1910年,荀慧生隨老師進京,得到侯君山(十三旦)傳世的《辛安驛》、《花田錯》等劇本。先後上過慶壽和、義順和、宏順和、天慶和等梆子班。辛亥革命初期,隨革命戲劇家王中生赴天津演出《革命家庭》、《黑人的仇恨》等劇,在《革命家庭》中飾演壹個鄉下姑娘。後師從陳彤雲、李壽山、程繼賢學習京昆藝術,直到十七歲才獨立成班。
1911年入三樂班(後改名)師從魯、薛蘭芬學習青衣、花旦京劇。白牡丹、尚小雲和趙桐珊被稱為“三大傑出音樂家”。師從吳靈賢、、,師從孫、程繼賢、田桂鳳、曹新權、喬慧蘭、。
1918年加入西群社,與梅蘭芳、程繼賢合演《彩虹關》,與劉宏聲、侯合作《胭脂虎》等劇。從那以後,他只在京劇中表演。他還與余叔巖、王鳳青、高慶奎、朱桂芳等合作。,並拜王瑤卿為師學習鞏崢青衣。後來,他組織了柳巷社。1919年加入永盛社。同年,楊小樓應上海天蟾舞臺邀請,與譚小培、尚霄雲赴上海演出,並邀請荀慧生擔任京劇藍調。演出引起轟動,稱楊小樓、尚小雲、譚小培、白牡丹為“三小壹白”。荀慧生活潑的表演和帥氣的外表刷新了滬上觀眾,被譽為“滿春神”。後又與周、馮、、肖達子等人合作演出了《趙五娘》、《破山救母》、《九曲橋》、《楊乃武》、《大白菜》等劇目,在滬上享有盛名。海派國畫大師吳昌碩和著名畫家顏、舒社宇也四處奔走,宣傳和擴大荀慧生的藝術影響。
荀慧生喜歡畫畫。1924年,正式拜吳昌碩為師。他還向齊白石、陳半丁、傅抱石、李苦禪、王雪濤等名師求教,豐富了他的藝術生活,提高了他的藝術修養。1927期間,北京出版社舉辦了京劇舞劇評獎活動。與梅、尚、程並稱“四大名舞”,也標誌著他的藝術走向成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贏得了觀眾的欣賞。1931年再次入選“丹麥四大名宿”。
新中國成立後,荀惠生遵照周總理簽署的戲曲改革指示,為京劇藝術改革做了大量工作。文革期間,他受盡屈辱,抑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