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薹前成熟的莖瘤芥,地上高60 ~ 80 cm,地下主根長20 ~ 30 cm,全株壹般重2 ~ 4 kg。地上部分下部為肥大的瘤莖,瘤莖上有十幾片大葉;大葉葉柄基部有瘤狀肉質莖,通常有3 ~ 5個明顯的瘤狀突起。瘤莖表皮綠色光滑,皮下肉白而厚,質地嫩脆。腫瘤的莖部分,也就是白菜頭,壹般每個重0.5kg左右,最大的1 ~ 1.5 kg。拌了調料的熟菜頭很好吃;煮出來的湯有雞湯味。青菜頭做的泡菜嫩脆獨特[1]?。
榨菜延伸
編輯
榨菜是榨菜的壹個品種,常用來腌制鹹酸菜。其肉質莖髓是重慶榨菜的原料,屬於十字花科蕓苔屬。
十字花科的突出特征是:草本、十字形花冠、四雄蕊和莢果。有許多經濟植物,包括各種日常食用蔬菜。蕓苔是壹種長有長角果和黃色花冠的草本植物。大白菜(B.pekinensis)原產於中國華北地區,在各地廣泛栽培。是東北和華北冬春季節的主要蔬菜。
蕓薹屬也用作蔬菜,如甘藍、菜花、油甘藍、菜花、蕪菁、榨菜、榨菜、雪裏紅等。白菜型油菜是我國四大油料作物(花生、芝麻、大豆、油菜)之壹。它的種子含有50%的油,可食用,並含有許多維生素和粗蛋白質。蘿蔔也有長角果,但不開裂,種子收縮成珠狀,有紫十字花冠。蘿蔔(R.sativus)是壹種日常栽培的根菜,品種很多,如大紅袍、象牙白、心美、衛青等。種子、根、葉入藥,有祛痰、消食、利尿、止瀉的作用;種子含油率45%,可制肥皂和潤滑油,也可食用。Capsel-la被星狀毛覆蓋,開白花,短豆莢呈倒三角形。
薺菜為野生雜草,基生葉簇生,羽狀全裂,春季為總狀花序。產自全國各地。中部地區種植蔬菜。幼莖和葉作為蔬菜食用;全草入藥,具有利尿、止血、清熱、明目、消食的功效。本科醫學還包括板藍根、獨壹味、糖芥等。肉桂、紫羅蘭、芳香雪球、庭院等是夏季常見的觀賞植物。
榨菜栽培
編輯
芥末芥末是芥末的壹種。我們老百姓熟悉的芥菜芥菜壹般是指葉用芥菜,如九頭芥菜、雪裏蕻、豬血芥菜、豆腐腦芥菜等。,但芥菜品種有兩種,壹種是吃畸形莖,即“榨菜”,另壹種是吃畸形芽,如市場上的兒童菜。
榨菜是莖用榨菜的加工品,質地脆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風味獨特,主產於重慶和浙江。
榨菜的主要品種有重慶的草腎、浙江海寧的碎葉種和半碎葉種。
榨菜栽培技術
適時開始播種
榨菜的播種期非常重要,是獲得高產的重要環節。我們主要是秋季播種,具體日期要定在6月初,438+00,要看氣候條件。有時候3-5天的差異就能造成三分之壹的收益率波動。播期早晚關系到榨菜的品質和產量,可能導致嚴重的病毒病和早期抽薹。播種太晚,莖小,產量低,產量低。
培育壯苗,適時定植。
培育壯苗是榨菜高產優質的關鍵。苗地用種量壹般為1,1.5 ~ 3畝即可種植。播種前將種子浸泡,每50克種子用10公斤泥灰混合均勻,均勻播種後用燒過的泥灰覆蓋,再蓋壹層稻草保持濕潤,待種子發芽後將稻草除去。當第壹片真葉出現時,要進行第壹次間苗。間苗時要把長勢快、葉片大、株高高的苗拔掉。當有2-3片真葉時,應進行第二次間苗,拔除病苗、弱苗和畸形苗。最後,苗距要在5-6.5厘米見方,避免擁擠和過度生長。苗期要施20%人糞2-3次,搬家前追肥壹次。
榨菜的合理施肥
榨菜榨菜需肥量大,需要高基肥。每畝要施糞肥,即豬圈肥2000-2500斤,草木灰150-200斤,過磷酸鈣15-20斤。生長期追肥要分階段進行,掌握前期輕、中期重、後期補的原則。入冬前少施肥,種植後每月追肥壹次。追肥量每畝需1500-1700斤人糞尿,約為10-13斤尿鬥。寒冬前的第二次追肥是在行間撒糞肥和塘泥,或者追人糞,然後中耕培土過冬。春季後2-4月吸肥量大,每半月追肥壹次,施尿素15公斤或人糞尿1500-2000公斤40-50克,促進肉質莖膨大。
榨菜病蟲害防治
蚜蟲是榨菜病毒病的主要傳播媒介,在幹旱年份發生嚴重時應及時防治,特別是苗期和栽後前期,是防治蚜蟲的關鍵期,不能放松,可用蚜蟲、阿維菌素、樂果等防治。
采摘榨菜
芥菜塊莖通常在四月上半月收獲。太早了收益率低,太晚了就空心了。所以生產中要註意時間。及時收獲。
榨菜美食
編輯
榨菜是壹種優良的莖用榨菜,又稱鮮菜頭。鮮菜頭也可以當配菜,和肉壹起炒,或者做成湯,但更多的是用來腌制。質地脆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具有壹種特殊的風味,酸中帶鹹,清脆爽口,富含蛋白質、胡蘿蔔素、膳食纖維、礦物質,以及谷氨酸、天冬氨酸、丙酸等17種遊離氨基酸。榨菜榨菜可以當配菜,炒菜,煲湯。
榨菜做法
編輯
紮才(紮才;
真空包裝榨菜
榨菜)
榨菜的原料是壹種又肥又嫩的瘤狀榨菜頭。鮮菜頭也可以當配菜,炒肉或者煲湯,但更多的是用來腌制。
榨菜的做法主要有兩種,最重要也是最傳統的壹種叫風脫水,就是把新鮮的菜頭用細切絲或細鐵絲串成串,掛在樹枝上風幹,然後取下來放在專門的腌制池中。放的時候是壹層風幹的菜頭加壹層鹽,鹽的多少取決於吃菜的人的口味,但每100斤菜頭不得少於2.5斤鹽。
還有壹種比較流行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叫鹽脫水,就是把菜頭直接倒進鹹菜池,鹽不少於2斤,腌制後去掉壹部分水分。
兩種方法都是菜頭嘴上的皮壹定要先去皮再去水,去水後壹定要擠幹壹部分水。
無論用什麽方法,正宗的榨菜都要經過三次腌制後再壓榨,故名榨菜。然後加入鹽和十多種香料和調味料(幹辣椒粉、花椒、茴香、砂仁、胡椒、山奈、甘草、肉桂、白酒等。),放入廣口瓶中,密封保存於陰涼處。壇子裏的榨菜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先用酒精發酵,再用乳酸發酵,產生特殊的酸味和香味,成為市售的榨菜。
榨菜最早見於1898年的中國涪陵,被稱為“涪陵榨菜”。之所以叫“榨菜”,是因為在加工過程中需要用壓榨的方法從蔬菜中榨出。現已發展到重慶30多個市縣,浙江、福建、江蘇、上海、湖南、廣西、臺灣省等省市自治區也有生產。
重慶榨菜的優良莖用芥菜品種有草腎、三轉子、枇杷葉、露酒壺、鵝公芽等。其特點是莖呈圓形或橢圓形,葉柄下有許多乳白色突起。皮膚光滑,藍綠色,薄而厚。
榨菜原料
維生素少,肉質脆嫩,腌制率高,品質優良。
重慶榨菜的加工需要原料修整、脫水、腌制、修整、淘洗、混合裝罐、儲存和熟化。春季地上莖已充分發育膨大時,抽薹剛出現時采收,除去根和葉,剝去基部老皮,撕掉硬棱。500g以上的菜頭(塊莖狀莖)切成三塊,小壹點的可以切成兩塊,這樣菜塊的大小基本壹致。然後串起來放在架子上晾幹,這叫“風脫水”,也可以人工脫水,直到蔬菜萎蔫變軟,表面出現皺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8-10%。曬幹後壹般是鮮菜重量的36-40%。
脫水後加鹽兩次,第壹次用風幹菜塊重量的3-4%加鹽,攪拌均勻,揉勻,分層入池壓實。當有大量蔬菜汁滲出時,用蔬菜汁洗凈菜塊,瀝幹。按菜塊重量的7-8%加鹽,第二次腌制,然後瀝幹。用剪刀剪去粗糙陳舊的部分和黑斑,修成圓形或橢圓形,用幹凈的鹽溶液洗凈,瀝幹水分。然後按菜塊重量加入鹽、1%辣椒粉、0.03%花椒、0.1%香辛料粉(香辛料由八角、山奈、白芷、砂仁、肉桂、甘草、生姜、白胡椒組成)。拌勻後,放入特制的泡菜壇中,壹層壹層壓實填滿,在壇口的蔬菜表面撒上壹層鹽和辣椒粉的混合物,用聚乙烯薄膜將壇口密封嚴密,存放在陰涼幹燥處。3-4個月後,得到成品。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四川榨菜除了大包裝(原壇)外,廣泛采用罐裝或軟包裝等小包裝銷售。
重慶榨菜和浙江榨菜的基本區別是,前者腌制前經過幹燥脫水,後者不經過幹燥直接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