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正月初壹到十五有什麽習俗?

正月初壹到十五有什麽習俗?

正月初壹至正月十五的習俗是:

1,新年第壹天“新年快樂”。

第壹個月的第壹天是新年。讓我們用喜氣洋洋的問候開始新的壹年。

正月初壹挨家挨戶拜年是壹種習俗。晚輩給長輩拜年不僅是壹種問候,也是壹種祝福。吉祥的新年祝福過後,長輩們還會給晚輩發紅包,作為新年的顏色。

給親戚朋友拜年後,鄰居們也會互相拜年,希望新的壹年萬事如意。

2、第二天回娘家

正月初二回娘家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習俗。在古代,女兒出嫁回娘家不容易,兄弟姐妹也很難團聚。

正月初二,是姐妹聚會的日子。大家坐在壹起,和父母呆在壹起,交流感情。

3、第四天見竈神

民間傳說,竈神要在第四天統計人口,所以大家都要待在家裏,放鞭炮,燒香,拜水果,迎接竈神。

第四天,按照傳統,最好不要出門。同時,在這壹天,過年的剩菜也會放在壹起做成大雜燴。

4、初五“破五”迎財神

由於是財神的生日,很多商家都會選擇在這壹天開門營業,人們也會在這壹天歡迎財神來到他們的家中,希望他們在新的壹年裏生意興隆。

初五又叫“破初五”,是指初壹以來的壹切禁忌都可以打破,不再遵守。

5.第七天“人節”七寶。

傳說女媧首先創造了豬、牛、馬等牲畜,到了第七天才創造了人。正月初七是人出生的日子,這壹天是每個人的生日。

七月初七,按照傳統,七寶湯由韭菜、芹菜、大蒜、芥菜、白菜等七種蔬菜熬制而成,各地不同。

6.正月十壹請女婿。

傳統民歌中有“正月十壹請女婿”的說法,嶽父會在正月十壹請女婿吃飯。

第二天,女婿提著大包小包來到嶽父家,第十壹天,嶽父要請女婿。

7.正月十二搭燈棚。

傳說正月十二是老鼠結婚的日子。這壹天要藏剪刀,捏老鼠嘴,收舊鞋。

正月十五,從十二開始準備好燈籠,搭好燈棚。

8、正月十三點。

中國習俗,從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有“十三神見燈”的說法。

正月十三,元宵節要吃餃子。

9.正月十五看燈籠。

“明月始於圓頭”,古稱“上元節”。在這壹天,每個人都出來看燈籠和解決燈籠上的謎語,享受新年的味道。

應該記住九個禁忌

1,第壹天不要動掃把。

初壹不要動掃把,會掃掉新年的祝福。大年初壹是拜年的日子,每個人都喜氣洋洋。這個時候用掃把掃地也有壹種把客人趕出去的感覺,最好不要。

2,避免第四天出門。

按照傳統習俗,初四是竈神降臨人間的日子,所以這壹天不能出門迎接竈神。

3、第壹個月忌剪頭發。

第壹個月不能剪頭發。其實“正月砍頭死”是誤傳,本該是“鄉愁”。起源於明末清初,人們通過不剃頭來懷念舊朝。

4.吃魚留頭留尾。

過年的時候家家都會有壹條魚,也就是說壹年不止。但是妳不能吃掉桌子上所有的魚。妳要把頭尾留下,這意味著妳在新的壹年裏不僅能吃飽喝足還能有盈余。

5.第壹天不要借錢。

過年不要向別人借錢,不要催債。新年伊始,妳會為金錢而糾結,這壹年妳會過得很糟糕。過年最重要的是有個好心情。新的壹年心情好,新的壹年就有動力。

6、第壹天早上吃剩飯。

初壹早上吃三十周年的剩飯,預示著舊年的延續。其實除了寓意,很多人都會在年三十擺壹整桌菜。這些菜壹般不是壹頓飯吃的。初壹早上吃剩飯也是為了節約糧食,實施光盤行動。

7.新年不要哭

新年不要哭。人們認為新年伊始哭泣會給新的壹年帶來厄運。在新的壹年裏保持好心情,不要生氣,不要哭泣,沒有什麽比過壹個快樂的新年更重要。

8.不要弄壞電器。

人們認為打碎碗、杯子等是不吉利的。在新的壹年,但事實上,打破的東西也可能預示著新的壹年的突破。

9.第九天不能晾衣服。

農歷九月初九,是“神節”,是玉帝的生日,這壹天不能去曬被子。

過年的習俗和禁忌,其實也是壹種文化。雖然很多在當代人看來是迷信的,但更像是過年的象征,仿佛有了年味。

親愛的,希望知道!妳還知道哪些正月初壹到十五的習俗?

  • 上一篇:查爾斯·狄更斯筆下的人物簡介
  • 下一篇:壹張有關春節的手抄報(4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