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武術是最重要的技術特征。
武術最初是作為壹種實用技術而存在和發展的,其主要功能是滿足人們的防身需要。往往會用最有效的攻擊方式迫使對方失去抵抗能力。20世紀。在西方體育的沖擊和影響下,武術開始向體育方向發展,現在我們更多的是作為壹種體育運動來開展。武術作為壹種體育運動,仍然具有攻防的特點,把攻防放在格鬥和套路運動中。無論是套路還是對抗,都是圍繞攻防展開的。比如對抗性運動,雖然從運動理念上采取了壹些保護措施限制了壹些動作,但在技術上基本上與實用武術壹致。無論散打,短兵,長兵,都是武術技術在競技場上的真實應用。傳統套路和套路運動壹樣,都是攻防的基礎,可以讓練習者整體協調發力,幾乎每個動作都有武術的意味,可以拆了餵,還原成武術對抗的形式。現代競技武術套路的大部分動作雖然已經失去了格鬥術的價值,但仍然保留了格鬥術的象征意義,其核心技術仍然是圍繞著踢、打、扔、抱、打、刺這些可以間接表達格鬥術的動作。進壹步烘托和渲染戰鬥場面,更加藝術地展現武術的雄渾氣勢和瑰麗動人之美,是競技武術套路的獨特表現。
世界上的許多項目,如拳擊、擊劍、摔跤等。,具有攻防兼備的特點。但是,沒有壹個項目能像武術這樣系統、全面地展示各種形式的攻防。攻防特征是武術最重要的技術特征,也是武術最本質的特征。
(二)內外兼修,形神兼備是武術最重要的文化特征。
講究“內外兼修,形神兼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普遍現象。不僅武術講究內外兼修,書法、戲曲等民族藝術形式也講究內外兼修、形神兼備。中國傳統文化這壹特征的傳統哲學基礎是“天人合壹”,即人與自然、人與宇宙的和諧統壹。具體到武術,主要體現在內外和諧、形神統壹、身器協調、整體統壹。這裏的內是指心、神、意等精神活動和氣息的運動,外是指手、眼、身步等身體活動。內外、形神是相互聯系、統壹的整體。這種既強調身體規範,又強調精神交流的協調,已經超越了壹般的體育運動,沒有比武術更復雜的了。其他動作的配合只是個別動作的配合,而武術的各種動作是在壹個三維空間內完成幾十個動作。這種全方位的運動,無疑使壹切協調的動作更容易從空間的“點”、“面”變成空間的“體”。這種由表及裏、貫穿整體的協調,是整體意義上的全方位、高度協調。“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是各派的訓練原則。以拳術為例,太極拳主張形神合壹,要求“身隨氣動”、“心先在身”,提出“其根於腳,發源於腿,以指間腰形為主,自腳至腿腰,必常全”的理論;形意拳講究“內三結合,外三結合”,即肩與臀、肘與膝、手與腳、心與意、心與氣、氣與力。“心誠於中,物形於外,常為壹流”,“以腰推臀,以臀膝,以足膝,以肩肘,以手肘。形與意,裏與外,周身無處不在;少林拳要求精、力、氣、骨、神內外兼修;長拳也講究“手、眼、身、步、神勁”八法。練樂器也講究手、眼、心、身、步與樂器的配合。比如劍術,講究配合。俗話說“單刀看手,雙刀看別處”。在練習中,尤其重要的是要註意刀的動作與左手的密切配合,使劍法和諧、平衡、有力。”槍用在兩腕,臂用在助腕,身用在助臂,足以助身為壹體”;劍術,重在境,使三體協同,身機同體,以達到求藝境,以意導藝,氣韻生動。
中國追求“內外兼修,形神兼備”,是其區別於國際武術中以兇猛著稱的泰拳、空手道、西拳等其他武術的獨特文化特征,也是其屹立於世界體育之林的根本。
(三)多種拳法風格和形式是武術獨有的特點。
與其他武術相比,中國武術最重要的風格特征之壹。門派作為壹種歷史遺跡,在當今社會沒有太大的積極意義,但是很多拳種缺少了中華武術的壹大瑰寶。中國武術的這壹特色主要形成於明清時期。當時火器的發展使得民間武術和軍事武術的發展越來越松散,民間武術也不像宋代那樣在擂臺上比賽。在缺乏交流的情況下,不同的武術家只能在壹定範圍內深入發展,而沒有戰鬥風格。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家庭為本位,非常重視傳承,徒弟壹般不會輕易改變老師傳下來的東西,所以不同的搏擊風格逐漸演變成不同風格的拳派。至今已有上百種不同風格的拳法,這是任何壹個國家的武術都無法比擬的。
拳術流派眾多,形式多樣,構成了武術的又壹鮮明特色。中國武術不僅有對抗形式,還有成就、套路、拆解、手餵、散手等形式。這種多樣的運動特征也是中國武術的不同之處。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武術技藝,但很少有國家有套路運動的形式。即使是受中國傳統文化輻射的幾個東方民族的武術技巧,偶爾也有套路形式,但其發展和突出程度,是永遠無法與中國武術相比的。主要原因是武術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非常講究程序,比如中國的詩詞歌賦、舞蹈戲劇、書法繪畫、園林建築等。都遵循壹定的程序,武術套路也不例外。這其實是中國傳統哲學重“道”(可以理解為法、規、理、道、道)的具體體現。中國武術的套路不是單壹的練習;還有陪練和小組演練;不僅有非武裝武器,還有武裝武器。徒手的有剛有柔有快有慢,武裝的有長有短有軟有硬。各種套路,技術,招式,脫手,散手,實戰等。構成了中國武術豐富多彩的運動形式。
(四)廣泛的適應性是武術最突出的健身特征。
武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從內容上來說,有形意拳、八卦掌、八極拳、羅漢功等“強筋壯體”,有少林十二式、太極拳、廖家拳等“循環氣血、強身健體”,還有各種內功,還有各種動作快、跳躍方便的長拳等。在運動形式上,有競技性、對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也有適合演練的各種拳術、器械、二人轉,還有各種武術。不同種類的拳種和器械有不同的動作結構、技術要求、運動風格和運動量,適應不同年齡、性別、體質的人的需要。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和愛好選擇訓練內容,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長拳和練習。年輕人在選擇長拳、南拳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各種對抗練習,培養勇於拼搏、勇於競爭的精神。中年人可以選擇形意拳、太極、八卦等項目,進壹步強身健體,發展體力,體驗中華武術的深厚文化內涵。老年人可以選擇太極拳,以柔、緩、輕為特點,達到調理身心、延年益壽的目的;體質弱的可以選擇綿慢武術,女性也可以選擇木蘭拳系列等等。同時,很多武術內容對場地和器材要求不高,俗稱“打蝸牛的地方”。練習者可以根據場地大小改變自己的聯系內容和方式,即使暫時沒有裝備,也可以徒手練習。壹般來說,武術冬天可以練三九天,夏天可以練三天,從早到晚都可以練,基本不受時間和季節的限制。
與許多運動相比,武術具有更廣泛的適應性,它在普通大眾中經久不衰與這壹特點不無關系。這也是其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最重要原因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