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民間攝影的起源

民間攝影的起源

從150多年的世界使用攝影的歷史來看,早期的攝影家積極用攝影探索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國攝影師湯姆森早在1862-1877年就拍攝了倫敦的街頭生活和中國人民的真實生活,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民間照片。英國的紀實攝影師溫斯頓爵士(Sir Winston)被英國會忘記的傳統禮儀和儀式儀式深深打動,於是在1897創立了國家生活記錄攝影協會,專門拍攝帶有傳統色彩的生活習俗照片。他帶走了2200件民間作品,很多都是相當有藝術成就的,有些還很有史料價值。他的代表作是《拉泰夫-德-埃本節的烤牛肉》。法國攝影師尤金·阿傑特(Eugene Ajette)不同於壹般的紀實攝影師,他專門拍攝巴黎的社會活動和風土人情。他整天觀察街道上的所有變化。他拍了65438+10萬多張底片,小心翼翼地保存著。他從未將這些作品出售或展示給任何人,壹生過著赤貧的生活。直到他去世,他的後人才將這些作品捐贈給巴黎博物館。人們發現這些照片有相當大的價值。單就民俗而言,有些習俗在巴黎早已消失。後來博物館專門為他辦了壹個展覽,在社會各界引起了轟動。19世紀到20世紀初,西方出現了壹股“現代派”攝影熱。自Strand 1890——“唯物主義”攝影誕生以來,許多攝影師都跟風拋棄習慣性題材,打破傳統藝術形式,追求新的藝術表現方式。在攝影藝術界,有人提出了“將觀眾審美攝影所營造的技巧幻想世界帶回忠實日常生活的現實世界”的口號。愛默生(1856-1936)倡導“自然主義”攝影,為紀實攝影提供了新的思路。他們認為要以客觀對象的真實性為依據,準確記錄對象。民間攝影在這個時期得到了真正的解放,那就是尊重客觀事物,擺脫繪畫的幹擾。二戰後,西方新聞出版業迅速發展。新聞攝影界在反對制造假新聞方面有了新的認識,假新聞也涉及風土人情的內容。因此,真實性成為民間攝影的重要評價尺度。民俗因其知識性和趣味性而受到報紙和出版界的青睞,深受讀者歡迎。新聞攝影師和自由撰稿人積極拍攝民間照片,並將其視為圖片新聞不可或缺的壹部分。1920年,英國博物館和壹些出版社發出招聘信,專門聘請壹些攝影師和業余攝影師拍攝世界各地的民俗風情和建築,出版了許多關於民俗的畫冊和書籍在社會上出售。在我國,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就有攝影師拍攝民俗風情。例如,王曉婷先生和莊學本先生拍攝了許多反映中國少數民族的民間照片。但這些照片畢竟數量有限,也沒有明確提出“民間攝影”的概念。從那時起,我們國家的許多攝影師都試圖拍攝祖國民間文化遺產的紀實照片。其實很多具有歷史和藝術價值的民間素材都是通過他們的相機記錄下來的,但都是無意識無意識的,沒有形成完整明確的指導思想和目標,所以不可能把“民間攝影”作為壹項宏大的工程和事業提出和實施。可見,“民間攝影”的產生有壹個漫長的認識過程。從以上情況不難看出,攝影和民俗雖然產生了壹百多年,但從未結合成為“民俗攝影”。然而,直到近幾年,中國才積極而有意識地將兩者結合起來,形成了壹個新的攝影門類——民間攝影。沈澈同誌,現任中國民間攝影協會常務會長,是中國“民間攝影”的奠基人,中國民間攝影協會的主要創始人和奠基人。從1980開始,他放棄了大城市優越的工作和生活。他用了兩年多的時間,騎自行車深入祖國各個民族地區進行拍攝和創作。他歷經千辛萬苦,數次戰勝死神的召喚,拍下了大量珍貴的民間圖片。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他接觸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民俗,廣泛接觸了各族人民,認真閱讀了很多民俗學書籍。實踐-認識-實踐-再認識,終於讓他意識到,民族地區拍攝的內容是如此廣泛,題材是如此豐富,更何況這絕對不是幾百萬人壹個人就能完成的。這不就是他夢寐以求的宏大事業——“民間攝影”嗎!用他自己的話說:“壹個熱愛攝影的狂熱分子,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價值,找到了自己的家,找到了自己為之奮鬥壹生的事業。”從此,他堅定了壹個信念:畢生致力於發展“民間攝影”,壹片尚未被人們知曉的處女地!他的創作眼光和執著的民間攝影精神,得到了老壹輩革命家張愛萍將軍和壹大批專家學者的贊同和支持。張愛萍將軍也及時指出:“民間攝影不僅是少數民族的,也是漢族的。漢族民俗豐富多彩,很有描述性。這才是完整的中國民俗文化。”1993年7月,經文化部批準,民政部登記註冊,中國民間攝影協會在北京正式成立,這標誌著中國民間攝影作為壹個新興的攝影門類,第壹次被全國和攝影行業的廣大同仁所認可和接受。
  • 上一篇:古代詩歌的特點和形式
  • 下一篇:日本留學:藝術設計專業信息介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