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農村傳統民居風格多樣,都以形象生動的名字命名,如“四馬拖車”、“四金點”、“商陸根”、“爬獅”等。
壹點或四點黃金
“四點金”是壹個獨特的鄉村住宅,具有時尚的習俗。在過去,它只能由富有的家庭建造。“黃金四點”的建築格局有點像北京的四合院。壹般四周都有圍墻,裏面打楊成,打水井;大門左右兩邊有“墻肚”;進門是前廳,兩邊的房間叫前廳;然後是空天井,兩邊各壹間,壹間作廚房,叫“八尺房”;另壹間作為柴房,壹般稱為“手房”;天井後面是大廳,兩邊各有壹個大房間。“四分金”建築有很多種:只有前後四個正房,沒有手房和八尺房,四廳正對天井,稱為“四廳會”;如果前後房都配有八尺房和手執房,那就叫“四水噴”,把八房變十房。如果在“四分金”之外建壹圈房子,就叫“四分金加壹包”。
第二,商陸
“商陸根”房屋的建造在潮汕農村地區更為普遍。建築格局比“四分金”簡單,少了兩個前房,其余基本相同。“商陸根”因為出入不同,所以有開正門和側門的區別。通常中間不開門只開兩邊的叫“龍虎門”,有的前門兩邊都開。
三或四匹馬拉的拖車
《四馬拖車》又名《三落二火巷壹後包》,是《四分黃金》的並發癥。
蔡澤民的《潮州風俗誌》詳細描述了“三落兩火壹巷壹背包”的格局和作用:“落”是潮汕方言,表示馬上進入。第壹個入口有壹個凹形門口,俗稱“門樓肚”。進了大門,中間有個過渡大廳,中間有個‘倒影’。左右各有壹間房子,叫‘前廳’。第壹入口和第二入口之間,有天井和左右走廊。走廊前端有壹條消防車道,左邊走廊的門叫‘青龍門’,右邊走廊的門叫‘白虎門’,俗稱‘龍虎門’。過了天井,就是第二個入口,第二個入口是兩個房間寬的大廳,兩邊各有壹間房子,叫‘大房間’。大殿的前後由八扇禪門隔開。第二入口和第三入口中間還有壹個天井。天井左右各有壹個南北向的廳堂,南北向的廳堂前後兩端各有壹個‘手房’,把前後的大房間連接起來。三晉的結構和二進制壹樣,只是三晉殿後面有壹個狹長的暗室,叫‘後庫’。後倉左右兩側有門連接後袋。在主樓兩側,有壹排與之平行的房屋叫火巷,通過龍虎門和厝後之間的內外後代門與主樓相連。後包指的是三個入口後面的壹排房子。整個建築格局像壹輛四匹馬拉的車,故名‘四馬拖車’”。
“四馬拖車”建築的各個部分都有其特殊的功能。第壹個‘反射’就是擋住路人和客人的視線,不讓房間通暢。走廊是主人和來訪客人停車的地方。南北大廳通常用於接待客人,而長老的重要會議和討論在二進和三進大廳舉行。三晉殿還設置了祭祖龕,供奉祖靈。逢年過節,祖先去世,家人要出國,都要開個龕門祭拜或“告別”祖先。做了不道德事情的家人要繩之以法,還要開神龕燒香,讓他在祖宗面前懺悔罪過。後庫是葬禮時可以停放棺材的地方。主樓的大房間是長輩住的,最高的長輩壹般住在三金府,其他房間是晚輩住的。磨坊、廚房、浴室、廁所等客廳全部集中在左側的消防車道。家裏遇到喜事,大家都進大廳的禪洞。葬禮更隆重,不僅要卸下“倒影”,還要卸下各個入口的禪門。所有的天井都鋪在地板上,帳篷搭在天井上。這樣壹來,壹二三就形成了壹個寬敞的空間,方便各種活動。壹般來說,主樓前低後高,每進壹層增加三級石階,方便突出正廳,更重要的是防止前蓋後,保證後的采光。後包是為了保護主樓,防盜而設計的。當然,像這樣大規模的房子,是出於普通人的興趣。現存比較完整的“四馬拖車”可見於澄海縣龍都鎮“慈福爺故居”。
無論是“四金點”還是“商陸根”,潮汕民居都有壹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非常註重裝飾,所以被稱為“北京的皇宮,潮汕人的家”。檁條要漆紅色,椽子要漆藍色,所以叫“紅桁藍椽子”。光是山墻的脊端就有金、木、水、土、火五種不同形狀。婀娜多姿的五星脊飾,加上山墻、屋檐,鑲嵌著瓷器。瓷器鑲嵌是潮汕民間工藝。在屋頂的壹些主要部位用各種顏色的瓷磚貼上各種各樣的立體圖像,如花、鳥、動物、昆蟲、魚和人物。造型生動傳神。除了鑲嵌瓷器,還有雕刻,在建築的壹些木結構上雕刻各種形象,使整個建築充滿藝術氣息,古色古香,如同宮殿建築。
值得壹提的還有饒平的《竹措》。這種房子是直排的又長又高的房子,就像壹根竹竿平躺著。根據家裏的需要,房子可以分成幾個隔間使用。饒平有很多靠海的土地,海風很大,所以很多房子都是石頭做的,很結實。
潮汕民居的建築朝向壹般都是南向東,朝南。這樣可以在冬天阻擋寒冷的北風,在夏天接受涼爽的南風。
民居也有種樹的習俗,稱為“鎮宅樹”。龍眼和番石榴是最常見的。桂圓也叫龍眼,寓意吉祥。番石榴多子,意思是多生孩子。忌種苦楝,苦字種,恐遭不幸;也要避免種植桃樹。都說桃樹容易變精,迷惑男人,造成災難。
踏青的民俗文化。
也叫春遊。古稱探春、荀春。清明四月,春回大地,大自然處處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好時節’。我國人民長期以來壹直保持著清明節去散步的習慣。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蹴鞠民俗文化
弓是壹種橡皮球,球皮是皮革做的,球裏塞的是羊毛。蹴鞠就是用腳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流行的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的目的是訓練武士。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蕩秋千的民俗文化。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蕩,就是拉皮繩,動。它的歷史非常悠久。它最初被稱為錢球,後來為了避免禁忌,它被改成了秋千。在古代,秋千是用樹枝做的,並用絲帶系住。後來逐漸發展成兩根繩子,腳踏的秋千。打秋千不僅能增進健康,還能培養勇氣,深受人們特別是孩子的喜愛。
元宵節與民俗文化的淵源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
據說是漢文帝當政時為紀念平陸而設的。漢惠帝劉英死後,呂後篡權,呂氏家族把持朝政。呂後死後,周波、陳平等人消除了呂後的影響,建立了劉恒作為中國皇帝。因為平息朱祿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晚上,漢文帝都要微服出宮與民同慶,並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壹:主宰宇宙萬物的神。司馬遷在創制《太初歷法》時,就已經把元宵節確定為壹個重大節日。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論”。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十月十五是夏媛節。掌管上、中、下三要素的三官分別是天、地、人,天官高興,元宵節就要點燈籠。
另壹種說法是元宵節始於東方的漢明帝。明帝提倡佛教。他聽說正月十五,和尚們觀察舍利子,點燈拜佛。他下令當天晚上在宮殿和寺廟裏點燈拜佛,讓所有的士族和老百姓都掛燈。後來,這個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了盛大的民間節日。這個節日經歷了從宮廷到民間,從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的節日和習俗活動隨著歷史的發展而延伸和擴大。就節日的長短而言,漢代只有壹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在明朝,從八月初八開始點燈,壹直到正月十七晚上,壹共十天。與春節相連,白天是城市,熱鬧非凡,晚上燈火通明,蔚為壯觀。尤其是精致多彩的燈光,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到了清代,更有舞龍、舞獅、旱船、踩高蹺、跳秧歌等“百戲”,但節期縮短為四至五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