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壹日三餐解渴充饑。它經常暗示中國人知道和理解事情。當孩子出生時,親戚朋友都想吃紅色的雞蛋來表示他們的幸福。“蛋”代表生命的延續,“吃蛋”體現了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壹歲要“吃”,十八歲要“吃”,結婚要“吃”。等他們到了六十大壽,應該錯開慶祝。這種“吃”表面上是壹種生理上的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通過吃這種形式表達了豐富的心理內涵。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深刻的社會意義。通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出現了新的時代特征。註重色、香、味、貌的營養,是時代的進步。十碗八大盤的做法也改革了,這也是很可喜的。但是,中國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其他國家文化的碰撞中應該有壹個堅實的支點,這樣才能在博采眾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展,保持永恒的生命力。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質,這是中國飲食文化需要發掘的基本內涵。因此,對中國飲食文化基本內涵的考察不僅有助於深化飲食文化理論,而且對中國飲食文化占領世界市場具有深遠的積極意義。我認為,中國飲食文化就其深層內涵而言,可以概括為四個字:精、美、情、禮。這四個字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食物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和社會功能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關系。
好吧。是對中國飲食文化內在品質的總結。子曰:“美食百吃不厭,無微不至。”。這反映了先民對優質食品的意識。當然,這可能僅限於某些貴族階層。然而,這種精致意識作為壹種文化精神,已經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滲透和貫徹在飲食活動的全過程中。食材的選擇,烹飪,配伍,甚至吃的環境,都體現了“精”字。
美體現了飲食文化的審美特征。中餐之所以能征服世界,其中壹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它的美。這種美是指中國飲食活動的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壹,是指它給人帶來的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好吃。孫中山先生說過“不懂得味道,廚藝就差”,把“味道”的審美視為烹飪的第壹要義。《顏氏春秋》曰:“和如湯。火、水、醯、糖、鹽、梅子煮魚,工錢發了,夫差混了,都好吃。”我就是這個意思。
美作為飲食文化的壹個基本內涵,是中國飲食的魅力所在,它貫穿於飲食活動的每壹個環節。
愛,這是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社會功能和心理功能的總結。吃喝不能簡單地看作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它是壹種獨特的社交活動。壹邊吃飯聊天,壹邊做生意,交流信息,面試。朋友離別寒暄,人們習慣在飯桌上表達告別或歡迎的心情,情緒的騷動往往被飯桌平息。這就是飲食活動對社會心理的調節作用。以前大家坐下來喝茶,聽書,擺龍門陣或者發泄對朝廷的不滿,都是極好的心理按摩。
中國飲食之所以具有“抒情”的功能,是因為“飲德、和食、萬國共賞”的哲學思想以及由此產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飲食。
對於飲食活動中的情感文化,有壹個引導和提升口味的問題。我們應該倡導健康、美好、進取的文化情操,追求高尚的情操。
“禮”是指飲食活動的禮儀。中國在飲食上講究“禮儀”,這和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很大關系。這是壹個生、病、送、迎、拜神、拜祖的儀式。李雲在《禮記》中說:“夫禮之始,始於飲食。”《三禮》中沒有壹頁不提到祭祀中的酒食。禮是指壹種秩序和規範。餐桌的朝向,筷子勺子的擺放,上菜的順序……都體現了“禮”。
當我們談論“禮”的時候,我們不應該簡單地把它看作壹種禮儀,而應該把它理解為壹種精神,壹種內在的倫理精神。這種“禮”的精神貫穿於飲食活動的全過程,從而形成了中國飲食文明的邏輯起點。
精、美、情、禮分別從不同角度概括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基本內涵,換言之,這四個方面有機地構成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整體概念。精與美重在飲食的形象和質量,情與禮重在飲食的心態、習俗和社會功能。但是,它們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只有它的“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只有它的“美”,才能激發“愛”;只有“情”才能有科技時代時尚的“禮”。四者的完美統壹構成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最高境界。只有準確把握“精、美、情、禮”,才能深刻理解中國飲食文化,才能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國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