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方人擅長曲線,西方人擅長直線。
西方人思維直線,喜歡開門見山;中國人是曲線思維,習慣迂回方式。這種思維模式的差異由來已久[1]。尋求世界的對立和“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斷是西方理論家思考問題的基本方法。由此引發的“線性推理”概念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探索世界的統壹性是中國思維的精髓,如“天人合壹”、“此與彼”成為中國古代思想家的思維習慣。如果西方的思維方式可以用壹條直線來類比,那麽中國以“辨證”為主的思維方式就不能用壹條直線來表達。螺旋形或波浪形的曲線似乎更能體現中國的傳統思維方式。中國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傳統思維造成的作風或處事方式並沒有根本改變!
西方人喜歡比較簡單的抽象符號,對漢字的圖形符號識別方法感到非常頭疼。因為這不是他們認識事物的方式,他們認為漢字是世界上最深奧難懂的文字。然後,他們覺得用這種難詞的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更讓人琢磨不透。東西方文化在邏輯概念上也有基本差異。比如,面對與自己想法相反的觀點,美國人會進壹步強化自己的觀點,反駁自己認為不正確的觀點。相反,亞洲人更容易改變立場,承認即使是不正確的觀點也有可取之處。東方人因為“整體思維”更容易註意到重要的環境因素,意識到它們也會產生影響,所以犯“根本歸因錯誤”的概率更低[2]。所以東方人的這種思維方式,在處理各種事情上,比如國際事務,婚姻關系,都是有可取之處的,不能單方面否定;但是我們在很多事情上可以借鑒這種思維方式,比如壹些原則性的問題。
最耐人尋味的是,最近西方的研究表明,長期生活在東方的西方人和移居西方的東方人,在心理學實驗中處於東西方之間,並沒有表現出西方人“分析性思維”或東方人“整體性思維”的特征。這預示著在全球壹體化的時代,人文主義思想可能出現新氣象[3]。
2在西方重新分析,在東方看整體
生活在不同變化下的人,對外界的認識模式也不同。季羨林認為:“總之,東方文化體系的思維方式是綜合的,而西方是分析的”。總的來說,東西方的思維方式有不同的特點。比如東方人更註重人文和倫理道德,西方人更註重技術。東方人看重理解、直覺和形象,西方人看重理性、邏輯和論證。這樣,中西思維方式分別屬於整體性、直覺性、具體思考與分析、邏輯抽象思維。
只舉壹個例子:德國人做飯需要稱放多少鹽,而中國是用勺子舀。中國人似乎更善於把握整體,而西方人更善於具體分析事物;中國人擅長歸納,西方人擅長演繹。中國人強調群體,西方人強調個體;中國人看重理解,西方人看重理性;中國人擅長形象思維,而西方人擅長邏輯思維。中國人更多的是詩人,而西方人更多的是科學家。中國人把宇宙看作壹個整體,宇宙中充滿了“道”或“氣”,而西方人把宇宙看作原子,它們既獨立又相互聯系。中國人對待事物像中醫,把人體當成壹個有機整體,而西方人對待事物像西醫,是頭和腳的治療。簡單來說,大多數西方人關註的是具體問題和細節;東方人主要從整體結構來思考。也就是說,與西方人相比,東方人的思維方式更具整體性,東方人會本能地更註重語境。
這兩種思維方式各有優勢,我們應該在註重整體性優勢的基礎上,訓練更多的分析性或分析性思維方式,這樣在知識社會會有雙重優勢。
東方人含糊,西方人精確。
美國心理學家最近進行了壹項實驗:實驗者讓中國人和美國人觀看水下場景的視頻,並讓他們說出自己看到的東西。他發現,美國人的眼睛直接奔向水中最亮、移動最快的物體,例如,三條遊來遊去的鮭魚;中國人更可能說他們看到了壹條小溪,水是藍色的,底部有巖石,然後他們提到水裏有魚。研究發現,中國人擁有的背景和前景物體信息是美國人的兩倍。這項研究發現,與西方人相比,東方人的思維方式更具整體性,東方人會本能地更加關註語境。與東方人相比,西方人似乎更善於集中註意力,更善於分析[4]。心理學家解釋說,東亞人生活在相對復雜的社會網絡中,有固定的角色關系。所以,關註後臺對於有效的函數操作是非常重要的。相比之下,西方人生活的社會約束少,強調獨立,所以可以不太關註環境。
模糊性是古代思維的相同特征。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模糊性經過長期延續得到了豐富的發展,但並沒有像西方思維方式那樣在近代被準確性否定。所以,直到現在,中國的思維雖然吸收了西方思維的準確性,但模糊性的特征依然明顯。這種思維方式的好處是能全面把握事物,縱觀全局,但得到的認識並不深刻,無法對某壹方面進行更細致準確的理解或研究,事物之間的界限也無法劃分清楚。相比之下,西方人自古以來就重視數學和邏輯,所以具有精確的性質。準確性是現代西方思維的壹大特征。現代西方實驗科學註重對事物的分類和定量分析及準確性,從而促進了數學、力學、天文學、生物學、化學、物理學等學科的發展。雖然思考的對象是模糊的,但是西方人理解事物的方法和工具是相當準確的,這就導致了思維精確的習慣。近代以來,西方人崇尚科學和理性,註重更精確的思維活動的嚴密性、清晰性和確定性,註重思維程序的數學化、形式化、公式化和符號化以及語言的邏輯性,所以思維方式必然是準確的。與重視生活背景和人際關系的東方農耕文化相比,西方社會更具有把握時間和效率的特點。這種差異造成了兩種不同的民族和種族性格和發展模式[5]。然而,西方人也發現在復雜的世界中有許多模糊的現象和事實,如程度、關系等等。很多時候無法得出準確的結論,反映到思維中,產生模糊性,從而產生模糊數學、模糊邏輯、模糊語言等學科。總之,西方人有精確思維的傳統,同時創造了模糊數學和模糊邏輯,開創了模糊思維的新階段;人們善於模糊思維,同時又刻意吸收消化西方人的精確思維。這說明模糊性和精確性作為人類思維的兩個特征,在現代社會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並且相互接近[6]。
東方人喜歡中庸,西方人喜歡極端。
“中庸”來源於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儒家思想。它是壹個重要的倫理道德標準,意思是處事不偏不倚,後來引申為平庸、妥協、保守。“中庸之道”的內容非常廣泛,是人們觀察和認識問題的基本方法。“中庸”思想體現了事物的內在本質,並反映在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中,對現代人的身心發展和人際關系的協調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但是中庸基本上對中國的發展做多了,阻礙了歷史的發展。所以魯迅強烈反對中庸:“惰性,……第壹是逆來順受,第二是中庸”。魯迅是最不妥協的人。他的壹貫立場是抵制“中庸”,視其為中國人的慣性。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激烈的批判立場,魯迅在反對“中庸”上走了極端。
西方人愛極端思維。壹種思維和觀點總是先全盤否定前人,提出自己的“全新”而壹鳴驚人,然後在爭論中逐漸修正自己的極端觀點,最後被人們接受而成為流行的新理論和觀點,如存在主義、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等等。他們在建立自己的理論的過程中(尤其是前期),往往會走極端,故意誇大,尤其喜歡“打”得只比其余的少壹點點。理論成立後,再進行修正。如果有新的精神分析學派,新的行為主義等等,反正不新不“偏”的東西是沒有市場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凡事必有是非,絕對不含糊。在國際關系中也是如此,經常使用極端的語言或行動(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可以是壹個典型的例子)。
作為思維方法的“中庸”,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法。對於認識和觀察世界,處理人際關系中的許多問題都有積極的意義。作為壹個人,我們應該誠實,善良,公正,有分寸,不偏激,恰到好處等等。但缺點是追求完美和穩定,善於調和,缺乏創新精神。
如何解決中庸和極端的關系?妳可以打個比方:比如壹棵大樹,雖然它的根是傾斜的,但是它從地球上吸收營養和水分。雖然樹梢脫落了,但它們還能繼續生長。中庸之道,可以抗風雨。中國人與偏安的密切合作,保證了大樹挺立不倒。既能做到中庸待人,又能保持激進思想,運用得當。這種思想比中庸思想更進步嗎?而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所需要的基本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