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湯”因放入沸水時發出“咕咚”聲而得名。它是中國的原創食品,歷史悠久。據考證,解放後出土的東漢文物“鐵鍋鬥”是火鍋。到了宋代,火鍋的吃法在民間已經很普遍了。在南宋林鴻的烹飪書《山甲清宮》中,有壹段和朋友壹起吃火鍋的介紹。
到了元代,火鍋傳到了蒙古,被用來煮牛羊肉。到了清朝,火鍋不僅在民間很受歡迎,還成了著名的“宮廷菜”。清代皇宮食譜中有“野味火鍋”,材料是野雞等野味。乾隆皇帝吃火鍋上癮了。他去過江南很多次,所到之處都有火鍋。相傳嘉慶元年正月,他在宮中舉行盛大宴會,火鍋1550余口,邀請5000余人品嘗,成為史上最大的火鍋盛宴。
火鍋在中國有1900多年的歷史。左思《三都賦》中記載了重慶火鍋。可見其歷史至少是1700年。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火鍋產業的產業鏈已經形成。四川、重慶、內蒙古、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農牧業都建立了花椒、辣椒、羊肉、香油、芝麻醬、粉條、固體酒精等火鍋原料、調料、燃料的生產、加工、銷售基地。
擴展數據:
火鍋的起源-
火鍋的起源至今尚無定論。但人類的飲食文化在壹開始就有燒鍋、用水導熱、烹飪食物的烹飪方法。
1,商周
商周時期,有壹種容器鼎。祭祀或慶祝時,要“敲鐘立鼎”,將牛羊肉等食材全部放入鼎中,然後在底部生火烹煮食物,才可分享。那是火鍋的雛形。
2.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雞和豬肉放在沸水中煮,稱為“濯”。馬王堆漢墓中有“濯雞”、“濯豚”的文字記載,與今天的火鍋吃法如出壹轍。
3.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曹丕把銅鍋分成五格,命名為五煮釜,可以用不同的湯煮不同的食物,類似於現在的鴛鴦火鍋。
4.南北朝
南北朝時,出現了壹種易於烹飪的銅火鍋。是當時生活在重慶、湖南的遼人使用的壹種銅火鍋。
5.唐朝
到了唐代,已經有了銅暖壺。1984在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出土了壹幅契丹人圍坐在拱頂火鍋旁的壁畫。據專家考證,這幅畫是遼代初期契丹人吃涮羊肉的場景。
6.南宋
南宋時,林鴻在《山家清自白》壹書中記載了火鍋。吃法是將兔肉切片,用料酒、醬油、胡椒粉腌制,然後熬湯煮肉片,蘸調料。
7.元朝
元代火鍋大盛,其中“生羊肉”就是涮羊肉的前身。明代官方食書《宋氏衛生司》中也有“生羊肉”“熟牛肉”等火鍋菜。
8.清朝乾隆年間。
清朝乾隆年間,火鍋不僅在民間廣受歡迎,還受到皇帝的喜愛,成為宮廷菜肴。乾隆曾在幹青宮設宴530桌火鍋席招待宗室;嘉慶皇帝即位時,舉行了壹千次宴會,用了1,550個銀、錫、銅制成的火鍋。
百度百科-火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