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籃子悠閑地搖著,媽媽在笑聲中把我抱下吊腳樓。”山路崎嶇難走,山裏的孩子是在父母長輩的背上長大的。
大壹點的時候,孩子已經可以提著小圓筐,跟著父母幹農活了。上山拾柴,地上扛肥,鎮上給買主用,田裏捋豬草。
十四五歲的孩子已經把背換成了大筐。農忙的時候,我壹大早就走在露水裏,背著草牽著牛,伴著叮鈴鈴的聲音,壹身大汗地回家。
這個小籃子是這個小女孩最喜歡的東西。在園子裏摘黃瓜、西紅柿、甜瓜,在山野挖野菜、摘野果,在樹上摘櫻桃、栗子,偶爾翻壹堆野蘑菇,歡天喜地帶回家。
暑假是男生的天堂。跟著爺爺去挖泥鰍,抓鱔魚龍蝦,天黑了滿臉泥巴的回家,然後驕傲的把細長的籃子舉到廚房,大聲的向媽媽炫耀。
約了三五好友拿著魚竿蹲在池塘邊,曬得黝黑發亮,卻只釣到幾只小貓和魚。孩子們也不惱,就收拾行李回家了,然後咪咪叫來了家裏的大果子貍,英勇地在小魚筐裏扣了幾條鯽魚。
小時候沒有空調,盛夏少不了竹椅、竹床、竹席。夏日如火,躺在竹床上是幸福的。奶奶的大蒲扇輕輕搖著,電視裏的白衣女俠又說又唱,我們在竹床上打著滾,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穿著帽子和麻纖維,為了不誤農時,我忙著搶莊稼和種子。落下的幕布下,它們被田裏的水打散了。是壹幅寧靜而古老的山水畫。
挑糞無疑是最臟最累最苦的農活。莊稼好不好,取決於肥料用得好不好。肩上扛著糞筐,毫無怨言的父母扛著這個重擔,直到他的腳步變白。
在收獲的季節,有許多籃子和扁擔。帶著汗水的腳印在大堤上來回走著,扛著壹車車的菜籽、小麥、稻谷、玉米,沈重的壓力壓彎了扁擔和爺爺的背。
滾圓的花生和綠豆鋪在卷簾上。小丫鬟們壹邊寫作業,壹邊罵著雞大鳥,忍不住偷吃壹些剛剝好的新鮮花生。到了水稻收獲的季節,院子裏、田裏的空地上,甚至馬路上都掛滿了晾曬糧食的卷簾。當水稻收割後,谷物應該被送回倉庫。
新做的米又白又嫩,趁著熱氣篩壹篩。披著毛巾圍裙的母親趕緊拿著篩子忙活起來:壹大把滿滿的塞進米缸裏,剩下的裝進壹個大袋子裏,堆在雜物間裏;將過濾後的碎米和谷殼與切碎的紅薯葉混合,然後煮熟餵給小豬。
種在零碎田裏的芝麻更嬌嫩。收割的時候需要小簸箕伺候,拍出小種子,然後拿回家小心翼翼的放在柴堆上晾幹。把蘿蔔剁成小塊,在素裏切成茄子和冬瓜,均勻鋪在簸箕上。卷蔫了,放壇子裏做酸菜,冬天又多了壹道美味。
山裏的人都熱的不開心。辣椒曬幹磨成粉,菜碗壹年四季都是熱的。
在臘月,蒸籠是廚房裏的最愛。蒸面,肉,蒸香腸,蒸雞蛋餅,蒸排骨,蒸魚,蒸餃。提起蒸籠的壹瞬間,新年的主菜有壹大半都帶著白鵬的香味出來了。
我想這些爺爺親手做的竹編,大部分都已經蒙上了灰塵,被擱置在雜物間的壹個角落裏。但那些輕盈堅韌的竹編,伴隨著我們的童年和青春期,是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