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是我爸爸,為什麽不知道我喜歡吃什麽?」
母親走後,《被遺忘的餐桌》廣告中的父親慢慢從壹個不知道孩子愛吃什麽的“上班族父親”練成了壹個厲害的“廚師父親”,通過晚餐時間和孩子相處的越來越好。
我不知道前者更像妳父親還是後者。
務實也好,溫情也罷,爸爸的角色不止壹個。
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價值觀中,父親在家庭中是壹個工具性的角色。他精通賺錢養家,甚至修房子。同時也塑造務實嚴肅的形象,教導孩子是非觀和道德標準。隨著性別平等的發展,更多的女性進入職場,傳統的家庭分工越來越模糊。社會開始期待父親有情感上的支持,成為壹個願意傾聽,給孩子溫暖踏實感覺的角色。
隨著社會角色期望的改變,有些爸爸就像廣告壹樣,必須改變自己慣常的模式,甚至學習新的東西來支撐壹整個家庭。有些可能是工具性的能力(比如做飯和修理),有些可能是情感性的能力(比如傾聽和情感支持)。這其中當然有暫時沒有辦法適應變化了的情況,也可能有“孩子想陪伴和支持,父親卻不知道如何給予”的情況。
延伸閱讀:爸爸的角色發展計劃!我的“爸爸”形成的結果是什麽?
當妳看著妳的父親成為壹個父親,妳就學會了如何成為壹個父親。
曾經在中國臺灣省廣為人知的廣告“我當了父親後才學會如何做父親”反映了父親邊做邊學的情況,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研究指出,事實上,每個人都在童年時期通過觀察學會了最熟悉的角色:父母。事實上,“原生家庭的父親形象”已經成為孩子們如何成為父親的第壹課。
爸爸在孩子眼中是否稱職,將決定這門課是正面教材還是反面教材。
現在社會普遍希望壹個“好爸爸”能兼具工具性和情感性的角色。但是,在面臨角色轉換的壹代,如果爸爸只是從工具性角色的爺爺那裏學習“如何做爸爸”,而沒有其他方式去理解如何提供情感上的支持,那麽他仍然可能成為壹個強調工具性角色,認為賺錢養家是壹個父親的責任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