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滾繡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活動。根據《禮樂史》的相關記載,中國漢代流行民間舞蹈“舞獅”。兩個人配合,穿上戲服,壹前壹後扮演獅子的角色。其中壹個拿著彩球逗他,上躥下跳,跳得惟妙惟肖。
後來人們畫了這個活動,“獅子滾繡球”的圖案也由此而來。之所以把獅子和繡球組合在壹起,是因為獅子在古代漢族人眼中是吉祥的動物。獅子歧視宏大,威懾力大,姿態生動有力,透露出壹種神聖、凝重、神秘的氣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已經成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吉祥物。
繡球是由絲綢、布料和其他紡織產品制成的球。因其顏色鮮艷,被稱為繡球花。傳統婚禮中經常使用繡球,有吉祥喜慶、萬事如意之意。所以,獅子滾繡球的意思是消災,驅邪,趕走壹切災難,好事很快就會到來。所以俗話說“獅子滾繡球,好事隨後至。”
古人認為獅子的威懾力很強。哪裏有獅子,哪裏的妖魔鬼怪都不敢靠近。因此,每逢節日,或婚喪嫁娶,都會有獅子滾繡球的活動。每當活動開始時,總是會吸引附近的居民壹起觀看和歡呼。每個人都聚集在壹個地方觀看舞獅,希望厄運消散,好運降臨。
獅子滾繡球的寓意流傳至今。雖然在現代,這項活動並沒有被世人遺忘,但在節假日卻越來越受歡迎。
擴展數據:
獅子滾繡球壹般是兩個人扮演獅子,壹個人扮演戰士;武士手持彩球,戲弄獅子。
獅子繡球出現在各種經典文學作品中:
①孫金標《仙佛》:“江西大支”:明朝嘉靖年間,瓷器被燒繪有抓龍珠、獅子滾繡球、八仙渡海等名稱。
(2)朱劍《青石堡》介紹:“此外還有龍燈、擡花桿、獅子滾繡球;那個場景,那個風格,真的不亞於城裏的大劇院。”
冰心《我的學生》:“未來三年,她會像獅子滾繡球壹樣,壹時半會兒不活躍,也不會盡力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