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產品。
為了順應相關醫改政策,企業不得不積極重新做產品規劃或產品線規劃和產品定位。在新醫改政策和醫藥市場發展的推動下,代理商有意識地分成幾個群體——專做處方藥、OTC藥、基藥、低價藥以及兩者兼而有之的人。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企業不做好產品定位和規劃,盲目招商勢必成為炮灰。
第二,價格。
價格調整也是醫療企業不可回避的問題。
企業的處方藥、基藥、低價藥要想進入第壹終端、第三終端,必須要投標,入圍。他們面臨的問題是調整價格。其實每次調價都是建立在降價的基礎上。否則,也許連參加招商的資格都可能拿不到。但是,壹旦價格下降,就會再次下降。三五年後,想象妳將面臨壹個神秘的情況。
第三,渠道。
信道面臨的問題是輸入和增益能否成正比。代理商方面,各省對第壹終端和第三終端的分銷實行招標管理,中標企業擁有部分地區醫院的分銷權。因此,地方藥企不能再像過去任何壹個終端那樣去做,處方藥、基藥、低價藥的企業必須比以前更加勤奮地在省內尋找和識別適合自己品種和區域的渠道;為了適應這種變化,企業不得不增設政務部門和招標部門來處理此事,無形中增加了處方藥的運營成本。
第四,推廣。
傳統的促銷方式包括人員促銷、商業促銷、廣告和公共關系。事實上,只有財大氣粗的OTC企業才能全方位這樣操作;至於處方藥,因為國家不允許給病人打廣告,所以這方面的所有努力都是在醫院,尤其是醫生。最終的結果是醫生收入高,患者醫療成本高,企業利潤低;我們來看看基本藥物。病人和第三終端不算。妳想去也去不了。控制權在分銷企業手裏。在付錢的政府機構手裏,只有政府采購,企業才能把錢拿回來。否則即使入圍也只能坐冷板凳。這個時候,能做推廣的地方自然是公關了。
目前醫藥招商面臨的問題也可以說是整個行業的老病。如何有效解決?也許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