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純電動汽車國內市場格局發生了兩個重要變化。壹個是微型車的回潮,壹個是高端產品已經開始放量,而緊湊型車型很少有人問津。
截至5月,暢銷車型中,微型車7款,中型車(包括轎車和SUVs款,緊湊型4款。如果只看Top 10的銷量,只有壹款緊湊型車上榜。顯然,燃油車市場最受歡迎的緊湊型車型在電動車領域並不占優勢。
目前電動車市場緊湊車型的尷尬有三,壹是大眾車型少,二是單車平均銷量低,三是私人消費市場沒有真正打開。
眾所周知,早期的新能源汽車是靠補貼起家的。然而,許多曾經獲得大量補貼的車企已經逐漸衰落甚至消失,銷量甚至已經倒閉。
直到2018年,國內純電動車市場最受歡迎的還是微型車,壹度占到70%以上。2018年6月至2012年6月的補貼政策鼓勵了高續航能力和高能量密度的車輛,緊湊型車型在2019年有了迄今為止最好的壹年。但2020年,特斯拉和新勢力來了,他們以中大型電動車進入市場,迅速積累了緊湊車型的市場份額。
緊湊車型的使用場景與微型車不同,不能局限於短途交通。然而,消費者對續航裏程的要求對其成本形成了關鍵制約,這也使其成為對成本最敏感的電動汽車。目前緊湊型電動車要想達到四五百公裏的普通續航裏程,價格勢必超過1.5萬。但是,同型號的燃油車價格越來越便宜。
目前在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範圍內,只有安裝更多的電池才能實現高續航,但緊湊車型的底盤尺寸限制了其充電能力,也限制了其續航裏程提升的空間。這也是為什麽中型、中型、大型車能取得更高的續航能力和更大的市場份額。
目前電動車對標傳統燃油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電池成本降低、充電便捷、智能安全、廢電池處理等最直接的問題仍然是電動汽車形成大市場的制約因素。最重要的是,如果他們想全面鋪開市場,電動汽車領域必須經歷壹場電池革命。更好的電池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