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保護?我覺得首先要擴大宣傳,傳播傳統文化的知識,鼓勵傳統教學課,讓家長把傳統文化和孩子的興趣愛好結合起來,培養孩子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讓孩子成為傳統文化的接班人,教育孩子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並遵循它。將真善美的文化基因融入日常規範,註入孩子的內心,從時代發展、書籍、網絡、視頻、活動等方面傳承。都能成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階梯。
?記得小時候過年之類的文藝演出很多。小時候聽過壹部越劇《庵母》,很感人,是壹部教化人、孝順人的劇。目前除了春晚沒有傳統文化節目。慢慢的,年輕人就不知道我們有什麽傳統文化節目了。希望政府和社會各界大力弘揚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普通老百姓積極參與其中。
?其次,要結合旅遊,讓人們走出去,看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它消失後的恐怖。從實際行動來說,不能前怕狼,後怕虎!挖掘、整理、保護民間傳統文化,帶動身邊的朋友壹起行動起來。傳統文化的每壹個組成部分都是民間傳統文化的承載空間,其中保存了大量的歷史信息、語境記憶、藝術創作和生活方式,凝結了先輩們的大量心血和智慧,能夠為中華民族保存更加鮮活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脈絡。“讓每壹個熱愛文化的有良心的企業家都願意參與拯救。
傳統文化還是生活中的文化,還是文化中的生活,與人們的吃喝拉撒、婚喪嫁娶息息相關。在民間傳統文化保護的道路上,需要壹代又壹代同樣的接力,必須堅持走下去。民間文化的保護是壹項長期的活動。每壹件物品的背後都隱藏著壹個或多個精彩的故事,它們與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壹個用了幾代的臉盆,充滿了生命和靈氣。是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基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脈絡。
?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我認為應該把它作為國寶來登記和保護,盡可能地保存原作、原貌、原狀、科學發展和文化遺產的傳承,也就是說傳統文化也有斷代的危險,但是有些文化成分還在,必須搶救性地保護。
比如前段時間我們去了河北井陘的石頭村,大約有700年的歷史。他們的村民自發保護自己的古村落,申報國家古村落遺產保護自己的村落。附近的黨泉村歷史甚至比石頭村還要久遠,但附近的村民都從這裏搬走了,村落也沒有得到保護。現在很多房子都成了危房,但是我們都用720度攝像頭。把村子拍成VR虛擬現實片放到雲端放到網上,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關註。接下來我們會抽出有限的時間繼續探訪拍攝,為留住鄉愁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在保持中華民族根的道路上,腳步不停。“有各種各樣的文化,有壹個會感動妳”,“保護我們的精神家園,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的根,我們的鄉愁。我們要保護的不僅僅是壹些老物件,還有老物件、老故事的延續脈絡。”號召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和我們壹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