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統節日
三月街,又名“觀音城”,是白族人民盛大的節日和儀式。農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大理西部點蒼山腳下舉行。壹開始是滿滿的宗教活動,後來逐漸變成了盛大的物資交流會。
火把節,中國農歷六月二十五日,在白屯寨舉行。
三靈前後,農歷四月下旬,三四天;
石寶山歌會,農歷七月底在石寶山石鐘寺舉行三天;
農歷正月初壹至十五在賓川雞足山舉行雞節。
農歷八月初八在大理彩屯舉行打海會;
農歷正月初五,葛根會在大理三塔寺舉行。
2.住房形式
在白族的住房形式中,壩區多為“三長房”,排有帶廚房、畜棚、院子的茅屋,或“壹前兩耳”、“三面壹墻”、“四進五天井”的瓦房,臥室、廚房、畜棚分開。
山區多為稻草房、“閃房”、竹籮房或樓上樓下有馬廄的“木垛”,做飯和睡覺的地方往往連在壹起。
3、日常禮儀
白族人民熱情好客,先禮後客是白族人民的禮儀。客人來到家裏,用酒和茶互相款待。著名的“三茶”是白族人民的好客之道。
而白族人壹般只倒半杯茶,卻需要滿滿壹杯酒。他們認為酒充滿敬意,茶充滿欺騙。受到白族人民的熱情接待時,要說“謝謝”,以示感謝和感激。
尊老是白族的傳統美德。見到老人要主動打招呼,打招呼,讓座,端茶遞煙。起床後的第壹杯早茶要先給老人喝。
吃飯時,讓老人坐在桌子上,讓老人先動筷子。不要在老人面前罵人,也不要蹺二郎腿。
4.娛樂活動
白族民間娛樂活動豐富多彩,有賽馬、蕩秋千、玩麒麟、拋泥祈福、跳花盆、跳山羊等。
秋千:白山區森林茂密,藤蔓縱橫交錯。農民和村民通常采摘蕎麥用於伐木和劈柴取暖。他們經常與藤蔓和樹枝比賽,練習蕩藤蔓和攀繩的技巧,非常喜歡蕩秋千的活動。
每到春節,在山區,大榕樹下常系竹繩,形成秋千;在壩區,壹個三四尺高的桿架豎立在寬敞的壩上平地上,用來拴秋千。最奇妙的是,年輕男女雙雙壹起蕩秋千,往往贏得圍觀者的樂趣。
5.飲食習慣
白族人民重視節日,幾乎每個節日都有壹種或幾種食物。
比如春節吃丁丁糖,泡米茶,江宅飯;在三月街吃蒸餅和面條;清明節吃什錦涼菜和“香宴”(炸酥肉)。
端午節吃粽子、雄黃酒;年節吃新豆、嫩瓜、舊糧拌新米;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甜食;無節制地吃羊肚菌、查魚查肉;中秋節吃白餅、醉餅;重陽節吃肥羊;在冬天的至日吃油炸谷物和羊肉農場。
擴展數據:
1,白族分布
白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是白族的族源、祖籍和主要聚居地,中國約80%的白族在此居住。
此外,雲南的昆明、麗江、怒江、迪慶、保山、玉溪、楚雄、文山、臨滄等市都有白族聚居區。湖南張家界、湘西、畢節、安順、四川涼山也有白族。
2.白店
白族有三個支系:賈敏、勒摩和那馬。他們生活在洱海地區、貴州和湖南,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勒摩、那馬散居在怒江流域的蘭坪、未夕、福貢等縣,經濟文化水平與相鄰的怒族、傈僳族相近。
白族各支系之間在語言和習俗上有很大的差異。由於地理分布的差異,白族的支系與周邊民族融合互動,形成了支系之間的差異。
百度百科-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