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福建文化傳統的形成及其特征

福建文化傳統的形成及其特征

閩南的地域文化特色不是壹朝壹夕形成的,而是經歷了壹個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秦漢以前,福建土著與中原地區接觸不多,土著民俗自成體系。歷史上說,這壹時期的越人依水而居,慣於水戰,善用船,盛行原始巫術。到了漢代,中原人還認為閩中及其居民是“黨外之地,文身之人。”從漢晉五代開始,中原漢族開始向東南沿海遷徙。隨著漢人大量湧入福建,漢文化在閩中由北向南迅速傳播,漢人的生產習俗、生活習俗、生活禮儀、過年過節、宗教信仰等民俗逐漸取代土著民俗而占據主導地位。

與此同時,壹些漢人與土人通婚,或者土人為了適應新的社會環境而自動轉化為漢人,閩粵人的壹些風俗習慣及其人文特色也隨之沈澱下來,成為閩南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宋代是福建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閩南地域文化特色形成和演變的重要轉折點。在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條件下,福建經濟在短時間內躋身發達地區之列。特別是宋代福建學的興起,對包括閩南文化在內的福建文化和民俗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

這種社會、經濟和文化環境為保存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習俗提供了良好的專門條件。經過唐宋時期的錘煉,閩南地域文化作為壹種獨特的品格已經基本形成。元明時期,福建尤其是閩南經歷了海洋社會經濟文化的強烈沖擊。明代中期以後,中國商品市場經濟繁榮起來,士、農、工、商的界限逐漸模糊,傳統農業經濟更多地混合了多種經濟成分。同時,思想文化界正在醞釀求新求變的思想沖動,對閩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成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們現在討論的“閩南地區的文化特色”,無疑應該是以明清時期的閩南地區為背景的。

雖然閩南文化的形成和成熟是隨著中原文化在福建的傳播而發展的,但中國主流文化對閩南地域文化的形成和成熟具有主導性影響。但也要看到,所謂的中國主流文化並不是壹成不變的,而是潛移默化地受到時代變遷的影響。先秦時期是中國文化“百家爭鳴”的時期。隨著秦漢大壹統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建立,儒家文化逐漸成為這壹政治體制的主流意識形態。儒家文化的排他性地位,對於維護中國統壹的中央集權政治制度,融合吸收多民族文化因素,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

唐宋以來,中國的大壹統中央集權體制日益走向極權主義,因循守舊、虛偽營私的官僚陋習逐漸成為普遍的社會風氣。相應的思想文化意識形態也經歷了嚴重的兩極分化變異。壹方面空談高調的道德標準往往遙不可及,而另壹方面,迷信權力、唯利是圖成為很多文人安身立命的行為準則。可以說,自宋代以來,雖然有壹部分士人和知識分子試圖堅守先秦儒家的道德規範,但總體上看,作為政治統治核心的中原主流文化卻越來越虛偽和凝重。中原主流文化基本上是由北向南傳播到各個邊疆地區。相對來說,越是邊疆,受中原主流文化的影響就越弱。

  • 上一篇:盤點九款國家代表性茶
  • 下一篇:筷子顯示禮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