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壁畫的發展及特點在整個“先秦”時代,春秋以前屬於奴隸社會,戰國以後進入封建社會。隨著社會分工的擴大,各種手工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出現了所謂的“青銅文明”。統治階級的需要推動了美術各門類的發展,繪畫也不例外,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先秦繪畫遺存卻非常少,推測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大多數繪畫都是畫在易腐的木頭或布上。在許多商代墓葬中,特別是在商代皇室墓葬中,發現了彩繪布和絲綢的遺跡。可以看出,當時用顏料作為顏料來畫物體是非常廣泛的,黑色和紅色這兩種基本顏色的並置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據說當時的漆畫上經常擺放著閃亮的青銅器和白陶,很有觀賞性。在殷墟中也發現了建築壁畫的遺跡,在白灰色的墻壁上用紅黑色繪制的卷曲而對稱的圖案頗具裝飾性。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寺廟壁畫的創作記錄,楚國屈原的名作《田文》就是看了楚王廟的壁畫後作出的。秦漢時期是中國統壹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建立和鞏固的時期,也是中國民族藝術風格確立和發展的極其重要的時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中國後,政治、文化、經濟等領域的壹系列改革,帶來了社會的巨大變化。事實上,為了宣傳成就和顯示王權而進行的藝術活動促進了繪畫的發展。西漢的統治者也重視繪畫,因為繪畫可以為他們的政治宣傳和道德說教服務。西漢武帝、趙迪、宣帝時期,繪畫成為獎勵功勛的有效方式,宮廷壁畫成就非凡。東漢皇帝為了鞏固天下,控制人心,還提倡“天人合壹”、“傅銳”,標榜忠孝節義的吉祥意象和歷史故事成為畫家們共同的創作主題。漢代厚葬的習俗,使我們有可能從今天陸續發現的壁畫、畫像石、畫像磚墓中,看到當時的繪畫遺跡。秦漢時期的壁畫主要是宮廟壁畫和墓葬壁畫。秦漢時期宮殿辦公場所廣泛繪有壁畫,但隨著建築的逐漸消失,壁畫幾乎失傳。20世紀70年代發現的秦都鹹陽宮壁畫遺跡,讓我們第壹次領略到了秦代宮廷繪畫的輝煌。在秦宮遺址3號廳長廊的剩余部分,發現了由七輛馬車組成的遊行隊伍,每輛馬車由四匹飛奔的馬牽引。另壹幅幸存的壁畫展示了壹個宮女。這些圖像是直接畫在墻上的,沒有事先勾畫輪廓,這可以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中“無骨”方法的最早例子。西漢時期的壁畫主要是為了標榜官員管理的“清明”而創作的。王延壽在《盧靈光殿賦》中記錄了當時壹位諸侯王所建宮殿中壁畫的盛況。宣帝皇帝在麒麟閣繪制了11英雄畫像壁畫,這是後人第壹次繪制英雄畫像。東漢時期,由於明帝的個人愛好,壁畫創作更加流行。他出使西域求佛後,在新建的白馬寺畫了壹幅千車繞塔圖,這是中國佛教寺院壁畫的開端。秦墓壁畫遺存至今未發現。但漢墓壁畫的發現,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就開始了。洛陽八裏臺空心磚壁畫群是西漢墓葬壁畫的首次重要發現。1931年,遼寧進賢縣營城子壁畫墓被清理,揭開了東漢墓壁畫的面紗。隨後的幾十年裏,在全國各地發現了40多座壁畫墓,為探索漢代繪畫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最重要的資料。這壹時期發現的最重要的壁畫墓和墓室壁畫有:西漢河南洛陽蔔千秋墓室壁畫、洛陽邵溝61號墓、陜西Xi安墓室壁畫《天圖》,屬於辛莽時期洛陽金谷園辛莽墓室壁畫;屬於東漢時期的山西平陸棗園漢墓壁畫《山水圖》、河北安平漢墓壁畫、河北王度墓壁畫第1號、內蒙古和林格爾發現的壁畫墓等。它們描繪了天象、五行、神仙鳥獸、壹些著名的歷史故事、車馬祭祀儀式、建築物和墓主的畫像等。,含義復雜,但大多是展現墓主人生前的生活,並祝願他死後幸福,希望逝者能在藝術家創造的地下世界享受富足的生活。
上一篇:物流概論現代配送與傳統配送相比有什麽特點?下一篇:膩子品牌十大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