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山上建亭子
(1)山亭
壹般山丘的高度為5至7米,山頂往往建有亭臺樓閣,以增加山的高度和體積,豐富山的輪廓。但是,它們不應該建在山的幾何中心線的頂端,以避免構圖的剛性。比如蘇州拙政園的“雪亭”,柳園的“柯亭”,都是建在山邊的。
(2)中等高度的山
亭子壹般要建在山脊、山頂、山坡上,亭子要有足夠的體量或成組設置,以達到與山體體量相協調的效果。比如北京的景山,在山脊上建了壹座五折亭,大小適宜,造型美觀,相互融合。與景山對稱協調,豐富了山體輪廓。
(3)依山建亭
亭子壹般應建在山腰平臺或二級山脊上,或山路旁,以展示當地山地地形之美,引導遊客,如廬山河婆亭。在山上建亭時,應避開周圍樹木,並按遊客要求的合理休息距離設置。
2.在水體上建亭
有的水面開闊舒展,清澈流動,有的深邃靜謐,有的碧藍湛藍。為了突出不同的景觀效果,亭臺應建在小水面上以察漣漪,而亭臺應建在近水的高臺上或高石巖上,以觀遠山近水,舒展胸襟。
壹般亭臺樓閣都是臨水而建,有壹面臨水、多邊臨水或完全伸入水中、四面環水等形式。小島上,湖中央的平臺上,多巖石的岸邊,都有臨水的亭子。在橋上建亭,可以為水景錦上添花,增加水空間的層次。
3.在地面上建亭子
平地建亭意義不大,更多的是休息,納涼,觀光。應盡量將巖石、樹木、水池等各種園林元素結合起來,形成獨特的景觀,如郁郁蔥蔥的密林、絢麗的花石、幽雅幽靜的疏梅竹影,都是在平地上建亭的好去處。也可結合觀光路線在道路交叉口建亭,引導遊客參觀休息;在綠地、草坪和小廣場上,可以結合小水池、噴泉和巖石,搭建小亭子供遊客休息。
此外,還可以結合園中的巨石、山泉、溶洞、溝壑等各種特殊地貌建造亭臺樓閣,達到更奇特的景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