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藥分為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植物藥按藥用部位不同分為根、根莖、皮、莖和樹、葉、花、果、種子和全草。這種分類便於學習和研究藥材的形態和內部結構,掌握各種藥材的形態和顯微特征及其鑒別方法,比較同種不同藥材在形態和顯微特征上的異同,也有助於學習和提高傳統的藥材鑒別經驗。這本教科書采用了這種分類。
按化學成分分類
根據藥材所含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的種類,如含苷類藥材、含生物堿類藥材、含揮發油類藥材等。這種分類方法便於學習和研究藥物的有效成分和理化分析,也有利於研究有效成分與療效的關系,以及含有相似成分的生藥與科屬的關系。
按自然系統分類
根據生藥原植物(動物)的分類地位和親緣關系,按門、綱、目、科、屬、種分類排列。這種分類便於學習和研究同屬壹科的生藥在形態、性狀、組織結構、化學成分、功效等方面的異同,比較其特異性,揭示其規律性,有利於尋找成分和功效相近的植物(動物),擴大生藥資源。
根據藥理作用或中藥功效分類
根據生藥的藥理作用或中藥的功效,例如根據現代藥理作用,作用於神經系統的生藥,作用於循環系統的生藥等。,或根據中藥的功效,可分為解表藥、退熱藥、補虛藥等。這種分類便於學習和研究藥物的功能和效用,有利於與臨床和有效成分相結合。
其他分類
歷史上我國現存最早的本草著作《神農本草經》根據藥物的毒性和用藥目的分為三類。《本草綱目》根據藥物的天然屬性分為玉、草、木、蔬果、米、名、未用六類,每類又分為上、中、下三類。《本草綱目》將藥物分為16個部分,包括水、火、土、草、糧、菜、果、木、器、蟲、鱗、介、禽、獸、人,每個部分的藥物按其生態、性質分為60類,如草、香草、濕草、毒草等。
近代的《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藥誌》等專著,都是按照中文名的筆順,以字典的形式排列的。這是最簡單的安排,容易參考。但生藥之間缺乏相關性,所以教材中沒有使用這種方法。
以上每種分類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我們必須根據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選擇合適的分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