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用恰當的案例分析輿情要素。

用恰當的案例分析輿情要素。

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發展的轉型期,各種天災人禍、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集中爆發。許多突發事件和社會現象使中國網民表現出強烈的社會關註,並頻繁地就各種社會問題和現象發表意見。網絡信息傳播的便利性,使其成為各階層表達利益、宣泄情感、碰撞思想的主要輿論渠道。這壹時期,網絡輿論也呈現出許多新特點。了解這些新特點,有助於我們做好輿情監測工作,提高應對輿情的能力。以下是樂思輿情監測中心總結的網絡輿情發展的五大特點:

壹是新老媒體互動加強,網絡輿情趨勢明顯。

在網絡輿論發展初期,網絡上各種言論載體的主要運作方式是引用、轉載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報道,並對其進行補充傳播和討論。但隨著近年來網絡言論載體和網民數量的增加,這種格局早已改變,網絡輿論通過與傳統媒體的深入互動,對事件發展的推動作用越來越明顯。在大多數熱點事件的發展演變過程中,網絡輿論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網絡輿論“倒灌”傳統媒體的現象逐漸增多。網絡輿論中的“突發新聞”往往能引發傳統媒體的積極回應,引發廣泛的輿論討論。

二是網絡輿論載體多元化,社交平臺影響力增強。

在信息社會,輿論的發生往往被傳統新聞媒體的議程設置所主導。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互聯網上傳播信息的互動性和匿名性特點,使得各大社區論壇、BBS和個人網站都成為可能的輿情來源。而微博,卻規避了傳統新聞媒體的單向傳播模式,因其更加碎片化、便捷化的特點而優於其他網絡媒體,成為引導輿論的新陣地。

第三,政府官員出現在網絡上,政務在微博中的影響力加強

在新媒體時代,隨著網絡新媒體的不斷創新發展,新媒體在輿論環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網絡已經成為官員和政府擴大影響力、提升形象和聲譽的重要渠道。新媒體以其超強的互動性和極強的溝通能力吸引了眾多官員參與網絡。與此同時,政務微博在公共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2012第三季度政務微博報告顯示,截至9月底,新浪認證的50947個政務微博已進入穩步發展和成熟應用階段。

第四,網絡輿論傾向於“擴散”到現實空間。

在新媒體時代,網民以各種形式在線討論壹個熱點事件已經成為壹種常見的形式。但從近幾年的壹些案例來看,網民已經不再滿足於線上討論,而是熱衷於線下繼續關註和推動事件的發展。但值得註意的是,這種從網絡走向現實空間的做法,在缺乏有效正確引導的情況下,可能具有潛在的破壞力。

  • 上一篇:簡單大氣的灰黑色裝修技巧,如何搭配灰黑色裝修的顏色
  • 下一篇:有哪些樂器是老年人容易學會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