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病在臨床上並不少見。手術是根治的方法,但並不是所有的膽囊疾病都需要手術治療。
由於病變的類型和大小不同,疾病的預後也不盡相同,因此手術適應證也不盡相同。
操作的時間選擇
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術前診斷有時很困難。根據膽囊息肉樣病變惡變可能性的高危因素,我們提出以下手術指征:
1.單發病竈,大於10 mm,蒂厚,尤其在膽囊頸部,年齡大於50歲。
2.多發性病變,伴有膽囊結石,有癥狀,年齡大於50歲。
3.單發病竈,小於10 mm,無癥狀,小於50歲,允許觀察隨訪;如果病變增大或形態改變,就要手術治療。
4.多普勒超聲檢查顯示病竈血供豐富,提示為惡性新生物。
5.CEA(腫瘤標誌物),測得值明顯升高並排除其他胃腸道腫瘤。
6.癥狀明顯且反復發作的膽囊息肉樣病變。
7.直徑小於5 mm的無癥狀患者應隨訪3-5個月。壹旦病變擴大或癥狀明顯,就需要手術。
近年來,膽囊息肉病的非手術和中醫藥治療引起了醫學界的廣泛關註。各種偏方、驗方、驗方在消炎利膽、控制膽囊炎、膽囊息肉等方面取得了壹定的效果,膽囊息肉的特殊用藥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隨著中醫藥研究的深入,膽囊息肉非手術治療的治愈率也在迅速提高。
2)預防措施
1.禁止酒精和酒精飲料
酒精在體內主要通過肝臟進行分解和解毒,因此酒精可直接損害肝功能,引起肝膽功能障礙,使膽汁分泌和排泄的過程發生障礙,從而刺激膽囊形成新的息肉和/或使原有的息肉生長擴大,增加膽囊息肉的癌變系數。
2.飲食規律,早餐吃好。
規律的飲食和好的早餐對膽囊息肉患者來說極其重要。在人體內,肝臟負責分泌膽汁,儲存在膽囊內,膽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夜間分泌的膽汁就不能被利用,殘留在膽囊裏。膽汁在膽囊內停留時間過長,可刺激膽囊形成膽囊息肉或增大、加重原有息肉。所以早餐最好吃壹些含植物油的食物。
3.低膽固醇飲食
膽固醇攝入過多會加重肝膽代謝,清理負擔,使多余的膽固醇結晶、堆積、沈澱在膽囊壁上,從而形成息肉。因此,膽囊息肉患者應減少膽固醇的攝入,尤其是夜間,避免食用高膽固醇食物,如雞蛋(尤其是蛋黃)、肥肉、海鮮、無鱗魚、動物內臟等食物。
愛心提示:鑒於目前“膽囊息肉”的治療方法在同級醫院基本都是壹樣的,我勸妳不要東奔西跑,浪費人力物力,最後不壹定能得到更好的治療方法。建議就近選擇三級醫院。
如果妳對以上回答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好意,及時采納作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