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
就節日習俗而言,很多節日元素早在古代就已經萌芽。流傳至今的春節、上思、端午節、中秋節、冬季至日等節日元素,大多在先秦時代就已形成,只是當時節日較少,內容不夠豐富,時間也沒有那麽固定。大多數節日習俗是基於原始崇拜,帶有強烈的信仰。同時,壹些需要防範和禁忌的日子,比如春節避山辟邪,端午節上廟劃龍舟等。
漢代定型時期
到了漢代,除夕、元旦、元宵節、上思、寒食、端午、七夕、重陽節等中國主要節日基本定型。壹方面,壹些歷史人物,如屈原、介子推等,成為壹些節日的紀念性人物,取代了原始的崇拜和信仰,增強了節日習俗的人情味和真實感;另壹方面,在節日習俗本身的發展中,有些習俗上升為禮儀,有些禮儀成為習俗,被人們以約定俗成的方式接受和傳承。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首先,漢代大壹統局面的出現,促進了各地區風俗的融合。先秦時期的荊楚文化圈、巴蜀文化圈、吳越文化圈、齊魯文化圈、秦文化圈逐漸融為壹體,強大的國家政權對節日習俗的統壹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其次,漢代節日的定型與當時科學的發展密切相關。更重要的是,《太初歷》確立了以年為始建銀月的思想,打破了先秦時代原有的祭祀信仰,為節日習俗註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此外,在漢代確立了儒家的排他性地位後,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也對節日習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今天,許多節日和習俗可以在漢朝找到。四個鬼節是清明節、中元節、漢壹節和重陽節。
魏晉南北朝壹體化時期
這壹時期的民族大遷徙、大融合,促進了民族文化的大交流,推動了節日文化的融合發展。這種融合發展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壹是北方遊牧民族進入中原,帶來了節日文化中的那些雜技娛樂元素,比如騎射、蹴鞠等等。二是宗教信仰與節日的結合,使節日更加深入人心,促進了節日的傳播和發展。道教講究陰陽,以奇數為陽,以節日中的奇數為吉祥的象征,如1月1日、3月3日、5月5日、7月7日、9月9日。五月五日也被稱為中秋節,它體現了陰陽平衡的含義。“臘八節”12月8日,佛教說佛陀成了道士,為許多人熬粥。這個傳說流傳到民間後,就形成了吃臘八粥的習俗。第三,魏晉玄學和清談之風對節日習俗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宴飲娛樂方面,如談飲樂和詩酒,為這壹時期的節日習俗增添了新的內容和活動。
唐宋鼎盛時期
唐宋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的繁榮促進了節日文化的發展。其主要特點是:民間節日擺脫了禁忌和迷信的神秘氣氛,向禮儀和娛樂的方向發展,演變為真正的吉祥節日。春節放鞭炮原本是驅鬼的手段,現在卻成了喜慶的象征。元宵燈會成了娛樂活動;中秋節變成了賞月;重陽節從登高避禍演變到秋天賞菊。在節日習俗的演變中,增加了許多文化娛樂活動,如放風箏和拔河。節日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多彩,將節日的民俗活動推向了高峰。
明清穩定時期
唐宋以後,節日的發展比較順利,到了遼金元時期,融合了壹些民族習俗。明清時期,節日習俗有三個變化:壹是更加註重禮儀和娛樂。例如,在節假日,人們出於禮貌互相拜訪並贈送禮物。第二,明朝出現資本主義以後,壹些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上的節日習俗逐漸被人們所忽視,比如祭祀土地神的習俗,已經不像以前那麽受重視了。三是遊樂繼續發展,比如元宵節看花燈。到了明代,從宋代的5天增加到10天,城內的夜景燈光十分熱鬧。清朝入關後,更有舞獅、舞龍、旱船、高蹺、秧歌、腰鼓等“百戲”。但總的來說,這壹時期的節日習俗變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