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畫戲起源於民歌,並逐漸發展成為曾經醜陋不堪的古畫戲的初級形式。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出版的《瀏陽縣誌》談及當地元宵節耍龍燈的情況,說:“童子扮醜劇,唱金鼓,初十至夜終”。說明曾經唱過壹個很醜的花鼓戲——地花鼓,最晚形成於清朝嘉慶年間。
據清代同治元年楊恩壽的《袁譚日記》(1862)記載,楊恩壽在湖南永興所看的“花鼓詞”(即花鼓戲),有書生、書呆子、克勞迪婭媳婦四個角色,情節、表演生動,說明此時的花鼓戲不僅已發展為“三時”(肖丹從聲部、劇目來看,早期 民間曲調和品牌歌曲被用來邊跳邊唱生活劇,如《獵鳥》、《花盤》、《送堂弟》、《見財》。
後來隨著“打鑼調”和“川調”的傳入,逐漸出現了故事性很強的民間傳奇劇。主要演奏曲目有《清風亭》、《鹿林會》、《八百裏洞庭》、《薛梅交子》等。川調的主要劇目有《劉海Xi蟾蜍》、《鞭蘆花》、《張廣大手》、《趕孩子上路》等。這樣就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地方戲。
早期只有半職業類的社團在農村進行季節性的演出,農忙之余搞藝術。自光緒以來,這種階級俱樂部迅速發展起來。僅寧鄉、衡陽兩縣就有幾十個“旅行箱”,藝人近200人。演員是跟著老師上課訓練的,有的是徒弟教的,稱為“教場”或“講堂”。每個階段幾十天,教三四個戲。過去,由於古畫戲經常受到歧視和禁止,所有的古畫地方劇團都以演出當地流行的戲劇為幌子,被稱為“半戲班”或“半戲半調”“陰陽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各地成立了專業劇團,在城市劇院演出。
《劉海劈柴》是壹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為人們傳唱。
據1981統計,全省共有古畫劇團54個,並成立了湖南古畫歌劇院。1957年,湖南省戲曲學校成立,與古畫戲曲學院合並。傳統劇目全國各地的古畫戲曲傳統劇目有400多部,主要反映民間生活,多以生產勞動、男女愛情或家庭矛盾為題材,語言生動,鄉土氣息濃厚。《打鑼》、《灌鍋》、《送外賣路上》、《野鴨島》等都被拍成了電影。
古畫戲是中國漢族地方劇種,通常指湖南古畫戲。湖北、江西、安徽、河南、陜西等省也有同名地方戲。湖南古畫戲是湖南古畫戲各流派的總稱。由於流行地區不同,形成了長沙古畫戲、嶽陽古畫戲、衡陽古畫戲、邵陽古畫戲、常德古畫戲、零陵古畫戲等六大流派,藝術風格各異。
它起源於湘南民歌的發展,從曾經的難聽唱到“三小”唱法。各地有400多個傳統劇目,300多個音樂曲調。根據其結構和音樂風格的不同,可分為川調、鑼腔、牌子、小調四大類,都具有粗獷豪放、地方色彩濃厚的特點。音樂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湖南古畫鼓為主,輔以嗩吶、琵琶、笛子、鑼鼓等民族樂器。
曲調活潑明快,旋律流暢明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古畫戲曲藝術有了很大發展。不僅整理出了《劉海劈柴》《射鳥》等傳統劇種,還創作了《雙送飯》《忙大嫂》《三裏灣》等多部現代劇種。比如《打鑼》《補鍋》《送外賣路上》《野鴨島》都被拍成了電影。特別是著名的湘劇《劉海砍柴》,風靡全國,深受全國人民的喜愛。
結論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經過多年的傳承,古畫戲曲已經融入當地文化,是當地傳統文化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