繅絲的起源,是基於新疆古樓蘭出土的中國“中希混紡毛織物”的花邊碎片和解放前蒙古、中國出土的中國絲織石樹碎片,都是經緯斷裂的平紋織物。前者是用羊毛絲做的,可以叫繅絲,後者是用純絲做的,可以叫繅絲。他們的織造方法與宋代以前完全相同,證明這種經緯斷裂的織造方法在我國漢魏之間就已存在,其織造技藝已達到相當完備的水平。
隋唐以後,繅絲制品作為字畫之首,北宋、南宋以繅絲最為著名。無論包裝、裝裱或卷制藝術品、山水、花鳥、人物等。,繅絲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南宋著名繅絲藝術家朱克柔創作了《荷塘鴨圖》(現藏上海博物館)。畫面上有碧波蕩漾、綠油油的蘆葦、紅果白鷺、綠油油的小鴨子、鴨媽媽在池塘裏遊來遊去,白色的荷花盛開,水中點綴著浮萍。整部作品構圖嚴謹,色彩和諧,生動活潑。還有著名繅絲大師沈子凡的《梅闕》、《清碧山水》(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這些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工藝精湛,獨具魅力。
到了靖康後,由於宋朝統治階級的懦弱無能,北方被外族入侵,於是遷都臨安(今杭州)。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北向南轉移,許多著名的工匠也被帶到了南方。這壹時期的松江、蘇州開始流行和發展繅絲,之後基本集中在蘇州土葬、蠡口、官光等地。沈子凡和吳煦都是這壹時期蘇州(吳軍)的著名工匠。
到了元代,繅絲藝術已經轉向日常生活用品,其特點是繅絲首次使用金色,廣泛用於寺廟用品和官服。元代的金彩對明清影響很大。到了明朝,繅絲藝術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除了明代宮廷中的皇家繅絲藝人外,蘇州繅絲也達到了相當的規模,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當時蘇州祁門外鹿王墓鎮有壹批從事繅絲織造的藝人。著名工藝美術家朱所作的《瑤池祝壽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輪廓清晰,尤為突出。所以蘇州在明代最為有名,似乎明代除了北京和蘇州以外,其他地區都沒有發現繅絲。
明代繅絲最大的特點就是把繅絲作為宮廷藝術來制作皇帝的龍袍。北京十三陵地宮出土的明帝龍袍就是壹個例子。二是寫實與裝飾相結合,包括山水、花鳥、人物、書法等。,以小畫冊頁為主,裝飾豐富。尤其在編織人物方面,堪稱壹大創舉。沈周的《蟠桃仙子》和著名武藝制作的《戲嬰圖》,都是用生動的人物編織而成。可見魏明絲綢的獨特藝術風格。到了清代,壹般來說,繅絲藝術作品以繅絲與繪畫相結合而獨樹壹幟。但也有不少繅絲作品做工精致。如繅絲藝術品“三顆星”和“八仙過生日”。特別是繅絲中,到處都是詩詞歌賦,如“禦三星”。
20世紀60年代,從抄南宋的繅絲名開始,藝術家們恢復了建國前瀕臨滅絕的繅絲編織技藝。到了七八十年代,蘇州已經建立了五家繅絲廠,繅絲織造技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