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調是流淌在蒙古族血液裏的音樂,是民族認同的象征。妳聽不懂蒙古語,但妳會情不自禁地被蒙古語的長調所感動,因為這是壹種推心置腹的直接對話。
蒙古族長調民歌,“長調”在蒙古語中讀作“烏爾廷多”,意為長歌。以鮮明的遊牧文化特色和獨特的演唱形式,講述了蒙古族人民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藝術的感受,被稱為“草原音樂的活化石”。
蒙古族長調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壹種形式,存在於蒙古族形成時期。長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13世紀以來的文學作品中就有長調的記載。
蒙古族長調民歌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歷史時期:山地狩獵音樂文化時期、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和農牧音樂文化時期。
長調可以定義為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畜牧業生產勞動中創作的,在野外放牧和傳統節日中演唱的壹種民歌。壹般由上下兩句歌詞組成,由演唱者根據自己的生活積累和對自然的理解來演奏。大部分素材都是關於草原,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
蒙古族長調民歌的表演者身穿蒙古袍,配以馬頭琴音樂,謳歌母愛,贊美生命,訴說愛情,以真聲演唱為主,是最接近自然的聲音。
蒙古族長調民歌作為與盛大慶典和節日儀式相關的表達方式,在蒙古族社會中享有獨特而受人尊敬的地位。《長調》是壹首抒情歌曲,由32種旋律組成,帶有大量的裝飾音。音調高,音域寬,曲調優美流暢,旋律起伏大,節奏自由悠長。代表曲目有《走馬》、《小黃馬》、《遼闊草原》、《遼闊富饒的阿拉善》等。
蒙古族長調民歌作為歷史文物,是口頭文化遺產、家族遺產、血緣遺產。
師徒傳承成為千百年來蒙古族長調的主要傳承形式。但進入現代後,放牧的生活方式逐漸被改變,孕育了無數代長調歌手的草原文化環境正在壹點點消失,給蒙古族長調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危機,壹些曾經繁榮的部落長調基本失傳。
2005年,中蒙共同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1年5月,蒙古族長調民歌(烏珠穆沁長調)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