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戲(原名興化雜劇、興化戲)是福建省傳統地方戲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我國現存的古老劇種之壹。莆仙戲是在古代“百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莆仙戲起源於唐代,誕生於宋代,興盛於明清,閃現於近代。流行於古稱興化的莆田、仙遊兩縣及閩中、閩南的興化方言區。至今仍保留了宋元南戲的許多音樂元素,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
莆仙戲古樸典雅,許多動作深受木偶戲的影響,充滿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唱腔豐富,融合了莆仙民歌的藝術特色,如山歌、十音八音、佛樂、宋元歌詞、大曲歌舞等。用方言演唱,地方色彩濃厚。
藝術形式
1,唱歌
仙溪的曲調以興化調為主,是壹種具有濃郁地方色彩和風味的曲調,由莆仙民歌民謠、十音八音、佛樂、宋元歌詞、大曲歌舞等綜合融合而成。
2.樂器
莆仙戲早期的樂器非常簡單,只有像宋、元、華南南戲那樣的鑼、鼓、笛。鼓用大鼓,鑼叫沙鑼。鑼鼓是在壹個受控的舞臺上表演的。鑼鼓種類有300多種,規則嚴格。笛子叫笛管,有笛子和梅花兩種。蘆笛,又稱頭管,是莆仙戲中壹種獨特的演奏樂器。嗩吶梅花也是莆仙戲的主要樂器。
3.表演
在莆仙戲的表演體系中,有壹些具有鮮明地方色彩的程序性動作,如抱蛇、跳鳥、掃裙、摸螺、溜七圈等。,有些動作還會留下木偶表演的痕跡。
4.商業
莆仙戲的業務遵循南戲的老規矩。原來只有七個角色,分別是二學生、二丹、美妝、尾醜,俗稱“七子班”。到了清末,又加上了老聃這個角色,所以被稱為“八仙的孩子”。後來逐漸增加了許多角色,但“美妝”或“凈”的壹角,壹直保留著宋代雜劇的稱謂。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莆仙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