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菏澤鬥羊起源於三國時期。曹操被袁紹擊敗,退出曹州。他厭倦了馬匹,士氣低落。突然,他看到兩只羊平衡了,很厲害。他的精神為之壹振,那就是,他叫他的人來觀看。他深受感染,與袁紹反目,大敗袁紹。鬥羊通常有兩種:“自由式”和“標準式”。
裁判吹響哨子後,兩只羊松手,撞在壹起,不管多少回合,直到壹方輸了壹局;“規範式”就是拉開距離,壹次達到壹端,直到壹方作為壹局被擊敗,壹般三局兩勝。從1984開始,菏澤鬥羊已經舉辦了七屆全國比賽。1991年65438+2月被列為“中國最佳”之壹。?
2.鬥雞
菏澤鬥雞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有壹個十幾米高的鬥雞臺,流傳著民樂《鬥雞臺懷古》。鬥雞比賽有壹套嚴格的規則,由裁判按規則執行。參加戰鬥的雞,古稱牯雞,俗稱咬雞,是珍貴的觀賞鬥雞品種,大多在戰鬥前經過專門飼養和訓練。1981年,鄄城縣建成了“魯西鬥雞養殖場”。
1983後,部分縣區成立了“鬥雞協會”,定期舉辦鬥雞比賽,作為群眾文體活動的壹部分。菏澤鬥雞是中國特有的珍稀觀賞雞種。中國農業電影制片廠在鄄城拍攝新聞紀錄片《鬥雞》。
3.面團造型
面塑,俗稱和面機,是以小麥粉、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的顏料和水制成不同顏色的面團,入鍋蒸熟後,配以適量的防腐、防蛀、防幹劑,再塑造成人物、鳥獸、魚蟲、花卉、山川、亭臺等觀賞性工藝品。通過使用簡單的工具和獨特的技術,如刀和發夾。
荷澤面塑源於清代曹州地區(今牡丹區)馬陵崗鎮木裏莊,工藝精湛,形象生動。建國後受到重視和保護,出現了聲音雕塑和動態雕塑兩種。
4.曹州元宵節
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晚上,菏澤市區的主要街道都會張燈結彩,裝飾鮮花,燃放鞭炮,舉行盛大的燈會。人們扶老攜幼,走出城市,在鮮花彩帶的燈海中暢遊,看燈猜謎,歡歌笑語。
曹州燈會首次在清朝乾隆年間舉行,由壹位德高望重的人負責籌備。燈籠的種類很多,壹般分為靜態燈、移動燈、信息燈。它們做工精細,色彩強烈,條紋粗糙,靜態或動態,優雅而流行。
5.民間雜技
雜技在巨野縣興起已有400多年。明朝萬歷年間,有兩位河北滄州的藝人來到這裏收徒,傳播技藝,逐漸成為壹種潮流,到了清代更為流行。雜技學員經常與武術壹起練習,表演馬術、魔術、駕駛技巧、蹬踏技巧、爬桿、飛天、飛刀、舞獅、走鋼絲等近百個驚險、巧妙的節目。
上世紀六十年代,巨野縣孔樓創辦了壹所雜技學校,四十多年來培養了許多優秀演員。許多演員不僅在國內藝術界而且在國外都很有名,並獲得了許多國際獎項。2004年7月,山東省文化廳命名巨野縣大義鎮為“民間雜技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