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金在蒙古學十三經會議上的講話

金在蒙古學十三經會議上的講話

尊敬的羅總裁先生:

各位領導、專家學者、同誌們、朋友們:

在“婚禮勝友如雲”的今天,相關部委領導、學術文化界知名專家學者、眾多媒體朋友齊聚壹堂,舉辦“中華傳統文化啟蒙十三經發布會”,對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無疑具有重要意義。我謹代表中華文化促進會向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

在古代,傳統文化對人的影響最大、最深、最持久。除了正統的經典之外,它還是啟蒙兒童的讀物。傳統的啟蒙讀物都是來自於當時有知識的人,是文化的精華。古人幼時讀書,終身受益,所以“粉絲”眾多,流傳甚廣。

文化是需要傳承的。這種傳承是循序漸進的發展,沒有捷徑可循,伍子胥的頭發也不可能壹夜之間由黑變白。但首先,正如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所說,我們應該對自己國家過去的歷史文化抱著“壹種溫情和尊重”,只有這樣,“國家才有進壹步發展的希望。”韓景元先生和張聖傑先生及其團隊,基於“尊遠”之意和“聖潔”之心,經過十余年的工作積累,從成千上萬的書籍中精選出13種關於啟蒙的書籍,進行整理和註釋,為社會提供了壹個精品。他的拳擊之心令人欽佩。

這些關於啟蒙的書籍涵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也傳達了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以壹種“靜”的方式滋潤著人們的心靈。我滿腦子都是詩和書。中國傳統文化認為“學習滋養心靈,心靈滋養自然”。閱讀經典可以提高人的修養,促進人自身的性格和人格的形成。

當今社會,語言枯燥,味道如同嚼蠟,刻板老套的句式成了東方不敗,充斥著“四通八達”的空話套話。而古代經典文采橫溢,言簡意賅,其文字所積澱和蘊含的神韻、思想色彩、情感節奏,絕非今日白話文所能承載和傳播。讀了經典,寫了就有神了。因此,這套蒙古學書籍也有利於糾正目前的弊端,改進文風。

歷史在前進,時代在進步。任何經典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禮記》裏有壹句話,“禮有時大”。可見,即使是最註重形式和規矩的“禮”,最重要的標準也不是“準時”,而是“及時”。所以,我們在探討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時候,並不意味著執著於殘垣斷壁,“刻舟求劍”和固步自封,而是與時俱進。我們不僅要刪除過時的元素,還要賦予它們符合時代的新思想,做到承前啟後。謝謝大家!

  • 上一篇:蘋果智能手環有哪些功能?
  • 下一篇:床上用品的材質有哪些,如何選擇床上用品?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