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這些搞心理咨詢的和心理治療的都是上醫。
我們在生活中對人、事、物常會產生各種的情緒,中醫稱之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善於調劑的情況下,七情變化對健康影響不大。可如果七情太過、持久,就會導致疾病。
心理產生了憤怒的情緒。“怒則氣上,怒傷肝”呀!發怒會影響肝臟健康。經常生氣的人容易肝氣不疏,出現面紅耳赤、消化不良、上火、失眠、頭痛等癥狀。
治神,神為何物?聚精會神,神不守舍,全神貫註,精神渙散....? 壹曰治神,不管世界如何變,本神不要變,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凝神才能守靜;神馳外越,便生情緒。? 收心,攝神,守中。寶命全形之根本。
我們在生活中對人、事、物常會產生各種的情緒,中醫稱之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善於調劑的情況下,七情變化對健康影響不大。可如果七情太過、持久,就會導致疾病。
心理產生了憤怒的情緒。“怒則氣上,怒傷肝”呀!發怒會影響肝臟健康。經常生氣的人容易肝氣不疏,出現面紅耳赤、消化不良、上火、失眠、頭痛等癥狀。
中醫強調形神合壹,中醫重視以治神為本。這裏所談的神,就是心神,神是與形相對而言的。形神合壹,所以治形必須配合治神,二者不是孤立的。
真正的中醫心理學以德治心,以心調神,讓人們通過轉變心念,反觀內照,轉換自身能量頻率,解決因心的低頻而帶來的心理,身體,生活等方面的問題,從而實現自醫,醫他。
中醫講:悲則氣消,悲傷肺啊。過度悲憂,可使肺氣郁結,意誌消沈,繼而耗傷肺氣,出現氣短聲低、倦怠乏力、精神萎靡不振等癥,郁悶的情緒也會導致肝郁,繼而影響諸多臟腑機能。
中醫調神療法是在中醫傳統的針刺、頭部推拿、刮痧等治療方法上結合五音療法,根據中醫五行學說中的相生相克關系,將五音和人體五臟進行關聯,用角、徵、宮、商、羽五種不同的音調來治療疾病的方法。五音分別對應人體的肝、心、脾、肺、腎五臟,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基於中醫辯證論治和整體觀念,針對病癥發生的臟腑與經絡選擇相應的音樂,以達到平衡陰陽、調理臟腑、通督調神的效果。
治神和治形是對中醫治法的總括,治療手段上的無形或有形是兩者分界線。
針石和湯藥這些都屬於有形的方法,而四氣調神、移精變氣、情誌相勝、內外感應這些則屬於無形的手段。
無論是有形或是無形,“致中和”始終是中醫的最終治療目的。
中醫心理學以東方思維為背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積極吸取現代科學,尤其是現代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的營養,創造性地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發生、發展及變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並將其理論應用於病因、病機、四診、辨證、治療和養生等各個環節,它與中醫各科有廣泛的聯系。其思想通過了二幹多年的漫長發展,目前已漸漸形成壹門新興的獨立學科——中醫心理學。
其實我覺得中醫心理學在治神調神方面還要去下壹凡功夫才可以形成系統理論更好的為治療心理和精神疾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