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推進工業化作為城鄉協調發展的主導方向和核心戰略,擴大工業總量,增強工業在引領發展中的引領作用,以工業化促進城鎮化,以工業化提高農業發展水平,以現代服務業促進產業融合。堅持村莊發展成大板塊,註重城鄉之間在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方面的銜接和協調,特別是加強重大區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統籌規劃和* * * *建設,實現城鄉有效對接。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振興傳統優勢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延伸產業鏈,培育產業集群,增強產業配套發展能力。集中力量做大做強產業集群,帶動農民持續增收。高起點規劃城市建設,突出大中城市發展,集約發展小城鎮,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加快培育重點鎮,使之成為連接城鄉的重要節點、繁榮農村、服務農業、聚集農民的重要載體。
2.協調經濟分配機制,實現城鄉建設壹體化。
建立健全公共財政體系,調整各級財政支出結構,實現公共財政城鄉全覆蓋。建立規範的轉移支付制度,使財權和事權對稱,盡快構建符合公眾需求的公共財政體系,為全社會創造平等的社會環境。逐步完善農村教育衛生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多渠道籌集實施城鄉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政策措施的資金,建立健全政府直接投資、資本金註入和貸款貼息相結合的財政投入機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優化財政資金分配結構。突出加大對農業農村的財政支持,調整農業補貼方向和結構,把支持重點轉移到提高農業競爭力上來,提高補貼效率,引導農民調整優化生產結構,加快農業產業升級步伐。積極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和配套改革,堅決貫徹“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在取消農業稅的基礎上更大程度減輕農民負擔。
3.統籌城鄉社會建設,實現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化、低成本公共服務體系,讓城鄉居民共享發展成果。
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豐富農村農民的文化生活;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建設和設施建設,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使城鄉居民享有同等的發展機會和社會保障權利,成為社會進步和現代文明成果的受益者、建設者和促進者。發展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探索設立擔保基金,逐步解決農民、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問題。特別要加強對農村發展的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大力支持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努力將業務向農村延伸。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業產業化企業的信貸支持,放寬貸款條件,擴大服務範圍,形成共贏機制。
4.協調政府政策制定,實現城鄉制度壹體化。
以建立城鄉壹體結構體系為目標,大力推進公共財政、戶籍管理、就業、土地、社會保障等制度改革,為建立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和諧提供制度保障。打破城鄉分割體制,在制度和政策上搭建平等合作的平臺,盡快實現從反哺農業到反哺農業的重大轉變。加強對農村的政策傾斜,逐步縮小城鄉差距,為生產要素特別是農村人口、土地和勞動力按市場規律流動創造條件,增加農民進入城市的動力,降低農村土地負荷,從而加快城鎮化進程。要圍繞新農村建設,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方針為總體要求,創新方式方法,明確規章制度,發動社會力量反哺農村,加快農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