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論西方體育概念的形成和發展

論西方體育概念的形成和發展

體育教育-體育教育

體育雖然歷史悠久,但是“運動”這個詞出現的比較晚。在“運動”這個詞出現之前,世界各國對運動都有不同的稱呼。

“體育教育”壹詞,原意為英語,指的是通過體育活動進行的教育,直譯為體育教育。在古希臘,遊戲、摔跤和體操曾被列為教育內容。從17年到18年,西方教育中還加入了狩獵、遊泳、爬山、跑步和跳躍,但沒有統壹的名稱。在18結束的時候,德國人J.C.F .古茨·穆茨曾經將這些活動進行分類整合,統稱為“體操”。19世紀,壹方面德國形成了新的體操體系,在歐美廣為流傳;另壹方面,許多新的體育項目相繼出現。在學校裏,逐漸發展了更多的超出體操原有範圍的運動項目,樹立了“體育就是通過身體活動進行教育”的新理念。因此,在相當壹段時間內,“體操”和“運動”兩個詞是共存的,相互混合的,直到20世紀初才逐漸在國際上被稱為“運動”。

1762年,盧梭在法國出版了《愛彌兒》。他用“運動”這個詞來描述對埃米爾進行身體保養、訓練和訓練等體育教育的過程。因為這本書對當時的教會教育進行了強烈的批判,並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運動”壹詞也在世界範圍內傳播開來。從這裏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體育”壹詞源於“教育”壹詞,其最早的含義是指教育系統中的壹個特殊領域。到19世紀,“體育”壹詞在世界發達國家被廣泛使用。而在中國,體操是從德國和瑞典傳入中國的,直到19世紀中葉,清政府才在“洋學堂”中設立了“體操球”。1902左右,壹些留日學生帶著“運動”壹詞從日本過來。隨著西方文化不斷湧入中國,學校體育的內容也從單壹的體操向多元化發展,籃球、田徑、足球等紛紛出現在課堂上。很多有識之士提出,不能把學校體育課稱為體操課,要明確大致水平。1923《中小學課程綱要(草案)》中“體操”正式改為“體育課”。

從那以後,“體育”壹詞就成了標誌學校體育的專用名詞。?

“運動”這個詞在意義上也有壹個演變過程。最初傳入中國時,指的是體育,作為教育的壹部分出現,是與維持和發展身體的各種活動有關的教育過程,與國際上對“體育”的理解是壹致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體育的不斷發展,其目的和內容已經遠遠超出了“體育”這壹原始範疇,體育的概念也有了廣義和狹義的解釋。廣義使用時,壹般指體育運動,包括體育教育、競技體育和體育鍛煉;狹義使用時,泛指體育。近年來,許多學者對“體育”的概念提出了壹些解釋,但比較壹致的解釋是“體育是以身體活動為媒介,以謀求個體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為直接目的,以培養完美的社會公民為最終目標的社會文化現象或教育過程”。這種對體育的定義,既說明了體育的本質屬性,又指出了體育的歸屬範疇,同時又區別於其相鄰或相似的社會主義現象。然而,體育的概念不是壹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對體育的認識也會發展。

  • 上一篇:濱州德瑞九龍湖1號是什麽裝修?
  • 下一篇:2022冬奧會基本常識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