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陰陽魚也叫“太極圖”(註意不是韓國國旗上的那種)。它是壹個象征符號,反映了中國傳統哲學中的辯證思想。從圖形上看,黑白兩個魚形圖案放在壹起構成壹個完整的圓圈,表明了陰陽(按照現在的哲學術語,“陰陽”可以理解為“矛盾的兩個方面”)相互轉化、相互對立的基本道理。從魚尾到魚頭,是壹個陰陽由弱到強的過程。魚眼(黑魚身上的白點或白魚身上的黑點)代表陰陽關系,陰陽相互依存。旋轉對稱的圖形(魚尾)表示陰和楊燦相互轉化,即陽極盛而陰生,陰極盛而陽生。同時,黑與白意味著陰陽互相牽制。簡單來說,這是中國陰陽學說與道教完美結合的產物,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大融合的典型範例,也是“雙圈文化”的直觀表現。
陰陽拼成壹個完整的圓圈,表示陰陽是壹個整體,不可分割。過去所謂“壹陰壹陽為道”,“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都是這個道理。
太極圖據說是宋代道士陳摶傳下來的。最初叫無極圖。陳摶是五代至宋初的道士,在內丹學和易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據史書記載,陳摶曾將《胎教圖》、《太極圖》、《河圖》、《洛書》傳給他的學生種植,分別傳給了木秀、等人。後來,木秀把太極圖傳給了周敦頤。
周敦頤寫了《太極圖說》來解釋。我們現在看到的太極圖是周敦頤傳。周敦頤“壹方面,他吸收了陳摶學派的太極圖式理論,並作出新的解釋;另壹方面,它繼承了漢唐以來的義派傳統...成為宋代明道學者詮釋《易》的先驅。"
太極圖式理論是儒道易經中太極思想的成果。道家太極圖與乾坤同構;儒家的“中國神聖地圖”和宇宙全息術。
“萬物負而持陽”,這是進壹步的解釋:陰陽是宇宙永恒的狀態。它總是存在於萬物之中,也普遍存在於萬物之中。陰陽生三生三,並不是說陰陽就此消失,而是依然存在於萬物之中,並指定以什麽形式——負陰持陽。
《太極圖》是中國古代文化大融合的產物。太極圖是道家的產物,古今學者都認同。同時,這幅圖更大的價值在於,它是中國古代文化大融合的見證。
(壹)在這幅地圖的形成過程中,歷代儒生也特別重視這幅地圖。比如孔廟大成殿的梁柱上就有這個圖案;儒家代表人物朱曾多次對這幅圖的含義進行過推測。比如朱評論說:“龜山拿壹張紙,畫壹個圓,用墨水畫壹半。雲:這是易。這太棒了!”“易”只是壹陰壹陽,制造許多東西。(《齋藤優子語》卷六十五)“圖左屬陽,圖右屬陰”。
(2)從儒家那裏也有很多理論來破譯這張圖的含義。比如引用了很多儒家的傳記和《易經》的解釋。
(3)太極圖是中國“雙圈文化”的典型。1.“雙環文化”的特征本身就是中國古代思想的精髓。2.“雙環文化”也是基於宇宙萬物的基本運行規律。3.這些數字都是圓形的。無論組成壹個圖形的基本元素是兩個還是三個,都是圓。其意義在於:中國傳統文化是循環文化,基本上是雙圈文化。從圖:陰陽雙圓。引申為:內圈和外圈;天空是圓的。這與把中國的文化特征解釋為“天圓地方”的理論有本質區別。(關於“中國古代文化大融合與世界文化大交匯”的問題將在以後的博文中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