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較大且經常上演的昆曲劇目有:王士禎的《馮明集》、湯顯祖的《牡丹亭》[2]、紫釵記、《邯鄲記》、《柯南集》、沈京的《俠客季夏》。還有的《玉簪記》、李漁的《風箏的錯》、朱的《十五關》、孔的《桃花扇》、洪升的《長生殿》以及其他壹些著名的折子戲,如《遊園驚夢》、《陽關》、《三個醉鬼》、《秋江》和《追憶似水年華》。
川劇是中國漢族劇種之壹,流行於四川東部和中部、重慶以及貴州和雲南的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創造和傳承的藝術瑰寶。川劇由昆曲、高腔、胡琴戲、檀溪戲和燈調組成。
川劇劇種很多,早就有“唐朝三千,宋朝八百,三國無數”的說法。傳統劇目有《五袍》(綠袍物語、黃袍物語、白袍物語、紅袍物語、綠袍物語)、《四柱》(感動天柱、水晶柱、燃燒柱、五行柱)、《十八江湖書》。1949之後,經過整理,出現了壹批優秀的川劇劇目,如《柳蔭的故事》、《玉簪記》、《彩樓的故事》等。
湘劇是湖南省的壹種地方戲,流行於長沙和湘潭。它起源於明代的益陽戲,後來吸收了昆曲和皮黃戲,形成了包括高音、低牌、昆曲、亂彈在內的多腔戲。曲目以高音曲調和隨機彈為主。
新中國成立後,整理、改編、創作了《琵琶行》、《獵回本》、《五臺倪慧》、《拜月》、《追魚》、《金丸》、《百花公主》、《李三娘》、《金印》等傳統劇目,以及《山花頌》、《郭亮》等。
越劇是中國漢族五大劇種之壹,也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擅長抒情,以演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實動人,富有江南精神。多是以“才子佳人”為題材的劇,藝術流派較多。
梁山伯與祝英臺,老虎搶吻,五女祝壽,紅樓夢,西廂記,何文秀,玉堂春,血手印,打金枝,玉蜻蜓,玉簪,明珠塔,祥林嫂,西苑。
黃梅戲,中國漢族地方劇種,原名黃梅調或采茶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劇種。發源於鄂、皖、贛三省交界的黃梅雲山,發源於鄂東、贛東北的采茶戲。它的最初形式是湖北黃梅的采茶歌。黃梅戲用安慶語演唱,唱腔簡單流暢,明快抒情,表現力豐富;黃梅戲的表演簡單細致,以真實生動著稱。黃梅戲,來自民間,雅俗共賞,其樂融融。它以其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清新的鄉土氣息感染著觀眾。
黃梅戲的優秀劇目有《神仙眷侶》、《牛郎織女》、《淮陰的故事》、《女人徐》、《夫妻看燈》、《打豬草》、《柳井子》、《藍橋社》、《陸羽》、《王小六打豆腐》、《小溪店》等。
秦腔又名亂彈,起源於西部秦腔,流行於西北地區的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因其以棗梆子為打擊樂器,故又稱“梆子戲”,俗稱“梆子”。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觀眾最喜歡的曲目有《春秋筆會》、《八卦圖》、《夏紫宮》、《何士璧》、《匯豐範》、《玉虎墜落》、《谷林床》、《鴛鴦北》、《射九個太陽》、《長城哭》、《削董卓》、《白蛇傳》、《等。建國後還創作了《黃花崗》、《漢宮案》、《屈原》等多部膾炙人口的佳作。
梆子戲,四大聲腔之壹,因用硬木梆子打節而得名。陜西通州梆子和陜西周浦梆子(今蒲劇)是現存最早的梆子劇種,對梆子基本音樂風格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陜西的秦腔、山西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北梆子、豫劇(河南梆子)、山東梆子(曹州梆子)、山東萊蕪梆子都屬於梆子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