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貓很好吃……”卡瑪蘭文化工作室主持人謝萬來演唱了歌曲《挑蕨貓菜》,這是卡瑪蘭混合閩南語的壹首民歌,描述了壹對爺爺奶奶帶著小孫子去挑野菜。七十多歲的卡爾馬蘭族謝萬老人說,他小時候聽過家裏的老人唱這首歌。
近年來,搜集臺灣省平埔族音樂的國立藝專音樂系副教授吳榮順最近發現,花蓮花布的這首「李嘉萬調」的卡瑪蘭民歌,可能是1950年代以來臺灣流行歌曲「三無奈」、「青子在嫂」的源頭。此前臺灣省歌謠研究者只知道有兩首流行歌曲是由恒春山歌的臺東調演變而來(恒春人稱之為平埔調)。
《采蕨貓菜》的合集讓人想到,臺灣省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有流行歌曲以來,流行歌曲中有多少臺灣省各民族傳統民歌的來源?
臺灣省的歌謠可分為兩種:壹種是流傳已久的、能反映人們生活、感情、思想而沒有創作者的傳統歌謠;壹是與作曲家、作詞家和主唱壹起創作民謠。通過商業和媒體的運作,民謠創作開始流行。傳統民歌經過改編和運營,也有成為流行歌曲的潛力。
自17世紀以來,福建和廣東的漢族人移民到臺灣省,帶來了當地的民歌,並產生了當地的傳統民歌,如“思考起來”,“天黑了”,“失去壹個銅男孩”,“六月茉莉”,“壹只蛾子使壹只公雞”,“壹只鳥喘息著拯救”。而臺灣漢族民歌中臺灣原住民民歌的品質卻被忽視,值得探究。
謝萬來也知道,“挑蕨貓菜”畢竟是個少見的例子。他說,平埔族的音樂大部分已經失傳,只有早年來臺的西方傳教士留下了壹些帶有平埔族曲調的贊美詩。
吳榮順說,在臺灣省近70年的流行歌曲歷史中,能成為流行歌曲的傳統民歌並不多。有壹些閩南語的民謠,客家民謠進不了流行歌曲的主流市場,原住民民謠只有萬沙浪等原住民歌手在唱國語歌的時候才拿出來,配以毫無意義的歌詞。
至於原住民民歌《高山青》,吳榮順指出,《高山青》是作曲家黃友棣遊覽阿裏山時創作的。
而民國38年來中國的外省民族,在部隊的藍天、白雪等藝術團隊的幫助下,以及後來的電視綜藝節目,在年演唱了壹些流行的各省民歌。藝術隊出身的青山說,早年沒有歌廳,就靠著藝術隊在各地演出,唱安徽的《鳳陽花鼓》,四川的《壹根扁擔》、《馬車夫的愛情》,新疆的《燕子》,銀色夜燈下的《蒙古族情歌》,等等,唱的時候還穿著各種民族服裝!
吳榮遵循音樂的聲音組織和表達語法,分析臺灣流行歌曲對傳統民歌的吸收程度。結論是“反省不夠”。他指出,目前閩南語創作的歌曲受日本流行的影響遠遠超過中國和臺灣省本土音樂;《遙望春風》的作曲者鄧玉賢是客家人,但他對客家音樂壹無所知。唐、、、沒有唱原住民的特色。阿美是Bebe歌手嗎?
臺灣省民謠史專家莊永明也表示,很遺憾壹首民謠能被從民謠中汲取養分的西方音樂人做成藝術殿堂,而臺灣省本土音樂人卻沒有這樣的傑作。
所以吳榮順經常鼓勵音樂生“搶占流行歌曲市場”,應該回頭尋找傳統音樂的品質,創作出好的流行歌曲。早年因收藏臺灣省民樂而出名的音樂人徐昌輝也表示,音樂生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要“先吸收再放開”去創作,才會有“大發揮”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