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材和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三個基本要素,三者缺壹不可,共同提高教學質量。然而,當這三個要素確定後,如何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就成了影響教學質量的根本因素。
不同的教學觀反映了對教師、學生和教材三要素及其關系的不同理解。傳統教學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將它們之間的關系定位為:教師拿著課本去找學生(“學生配合教師”);“先學後教”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將二者的關系定義為:學生帶著教材去找老師(“老師配合學生”)。
教材(知識、教學要求、教學目標)與學生的矛盾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矛盾。課堂教學圍繞著這壹對矛盾運動。其他矛盾(師生矛盾、學生矛盾等。)都是為了解決這個主要矛盾而服從並存在和發展的。
在教材與學生的主要矛盾中,教材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方向和目標),學生是矛盾(及其解決方法)的主要力量。解決學生和教材的矛盾,主要靠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別人代替不了的。這就要求學生學會如何使用課本,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相關知識。
教師作為教學中主要矛盾之外的“第三者”,是解決主要矛盾的主導力量。教師就像協商中的第三方,促進協商但不能直接協商或代替協商。談判必須是雙方的直接對話。因此,學生與教材(學生閱讀和解讀教材)的對話是教學的基礎(本質和基礎)。
在傳統教學理論中,教學過程更多地被解釋和定位為教師講解和傳遞教材(知識)的過程。這種教學觀認為,教學是教師掌握教材,然後將教材內容傳授給學生的過程。老師就像知識的搬運工,作用是把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教給他們課本上規定的內容。壹個學生就像壹個接受知識的容器,他的任務就是接受老師傳遞的知識,並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這種教學理念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教”和教師對教材的教上。“先學後教”的模式更多地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學生的學習過程(對教材文本和知識進行解釋和建構的過程)。學生基於自己的自主學習,帶著自己對教材的思考、疑惑和看法去找老師,讓教學成為真正的師生對話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