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壹體化的加速,酒店作為流動人口的驛站,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們對她的期望和要求也越來越高。服務壹直被認為是酒店管理取勝的“法寶”。在經歷了上世紀五七十年代的“大眾化服務”和八十年代的“標準化服務”之後,自九十年代以來,西方酒店經營者面臨著嚴重的供大於求的局面。他們意識到,隨著客人需求日益個性化的發展趨勢,僅靠質量保證和標準化服務將難以取勝,服務必須相應升級。因此,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個性化服務在西方受到了廣泛的尊重,並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和成熟度。但中國酒店業發展起步較晚,真正打開國門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接著介紹了西方“標準化服務”的概念,並將其視為酒店管理的精髓。只是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旅遊客源結構的調整、消費者的成熟和消費需求的多樣化,標準化服務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我國酒店經營者開始重新審視“標準化服務”,嘗試接受西方新的服務理念——“個性化服務”。然而,與西方酒店業相比,中國酒店的個性化服務與目前西方酒店業倡導的“個性化服務”仍有壹定差距。因此,對處於酒店服務理念轉型期的中國酒店管理者來說,比較中西方酒店個性化服務的差異,以供參考,顯得尤為重要和珍貴。
除上述因素外,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進步使人類進入了壹個全新的時期。現在和未來,酒店業必須面對全球資源和市場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