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特色主要是指民居在歷史實踐中反映了民族地區最本質、最具代表性的東西,特別是與各族人民的生活、生產方式、風俗習慣、審美觀念密切相關的特點。民族經驗主要是指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如何滿足生活和生產需要,與自然環境作鬥爭的經驗,如地形與地方經驗相結合、適應氣候、就地取材、適應環境等經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體驗。
住宅分布在全國各地。由於民族歷史傳統、生活習俗、人文條件和審美觀念的差異,以及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的不同,民居的平面布局、構造方法、造型和細部特征也各不相同,表現為古樸自然,但也各有特色。特別是在民居中,各族人民往往通過現實的或象征性的手段,將自己的願望、信仰、審美觀念,以及自己最渴望、最喜愛的東西,反映到民居的裝飾、圖案、色彩、風格之中。如鶴、鹿、蝙蝠、喜鵲、李子、竹子、百合、靈芝、萬字紋、漢族回文、雲南白族荷花、傣族大象、孔雀、檳榔等。這樣,各地區各民族的民居就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民族特色。
與官方建築不同,住宅建築沒有壹套程序性的規章制度和慣例。他們可以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自身的經濟水平和建築材料的特性來建造房屋。它可以自由地發揮勞動人民的最大智慧,按照自身的需要和建築的內在規律進行建設。因此,在民居中可以充分體現出功能實用合理、設計靈活、材料結構經濟、外觀形式簡潔等特點。特別是廣大民居的建造者和使用者都是壹樣的,自己設計,自己建造,自己使用,所以民居的做法更加以人為本,經濟實惠,最能體現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可見,民居的特點主要來自於民族的生活習俗、生產方式、宗教信仰、心理愛好和審美觀念,而民居的體驗則來自於當地的自然環境和氣候地理條件。兩者密不可分,密切相關,共同構成了民居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
中國的民居種類數不勝數。北京的四合院,蒙古的蒙古包,陜西河南的窯洞,福建的土樓等等。其中,我認為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傳統的傣族民居。傣族民居是傣族人民根據當地的自然氣候和自然經濟條件,在相對原始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壹種傳統民居,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歷史特色。傣族生活在偏遠的熱帶地區,形成了與大陸截然不同的建築風格。住宅的圍護結構輕盈通透,象征性的院墻-柵欄使住宅非常開闊。這是傣族傳統民居適應自然環境的三大特征之壹。第二個特點是形式語言:根據該地區獨特的自然、社會條件和文化習俗,從整體到細節形成了壹系列完善而獨特的造型語言,即纖細、含蓄、溫柔迷人的風格。第三,居住是人類對自然、社會和文化認知過程的詮釋。傣族人溫柔、善良、內斂、細膩的內在氣質,決定了其民居的消極特征——樸素、輕盈、溫柔,與中原中國民居渾厚、粗獷、堅實的造型形成鮮明對比。
總之,隨著不斷的調查和發展,隨著對傳統民居特色和經驗的不斷總結和提煉,隨著新條件下的不斷改造,豐富多彩的民居文化將為我國社會主義新建築的創造提供源源不斷的信息和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