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線器的第壹層(物理層);
普通交換機第2層(數據鏈路層)。
現在三樓也有開關在工作。
OSI七層網絡模型自下而上由1到7層組成,包括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應用層,很簡單,就是應用程序。這壹層負責確定通信對象,並確保有足夠的資源用於通信,這當然是要通信的應用程序所做的事情。
表示層負責數據的編碼和轉換,保證應用層的正常工作。這壹層就是我們看到的接口和二進制轉換的地方,也就是我們的語言和機器語言之間的轉換。數據壓縮、解壓縮、加密和解密都發生在這壹層。這壹層根據不同的應用目的將數據處理成不同的格式,這就表現出了我們看到的各種文件擴展名。
會話層負責建立、維護和控制會話,區分不同的會話,提供單工、半雙工和全雙工通信模式的服務。我們通常知道NFS、RPC、X Windows等。都在這壹層工作。
傳輸層,負責數據的劃分和組合,實現端到端的邏輯連接。數據在上三層整合,在這壹層開始劃分。這壹層劃分的數據稱為段。三次握手、面向連接或面向無連接的服務、流量控制等。都發生在這壹層。
網絡層,負責管理網絡地址、定位設備和確定路由。我們熟悉的IP地址和路由器就工作在這壹層。上層的數據段在這壹層進行劃分,封裝後稱為包。包分兩種,壹種叫用戶包,是上層傳下來的用戶數據;另壹種稱為路由更新包,由路由器直接發送,用於與其它路由器交換路由信息。
數據鏈路層,負責準備物理傳輸、CRC校驗、錯誤通知、網絡拓撲、流量控制等。眾所周知的MAC地址和交換機都在這壹層工作。從上層傳下來的數據包在這壹層被分割封裝後稱為幀。
物理層是真正的物理鏈路,負責以比特流的形式發送和接收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