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掛艾草,端午節,人們會在庭院前和屋檐下掛艾草或菖蒲,因為兩者都是中草藥,蚊子怕這種味道,可以起到驅蚊的作用。由於菖蒲的葉子形似劍,古人稱之為“水劍”,說它能“斬萬惡”。人們會把菖蒲雕刻成“小人”和“小葫蘆”等形狀,掛在孩子們的脖子上以求好運。還會掛在門楣上,起到驅邪的作用。
3.賽龍舟。據說楚人用龍舟驅散河裏的魚,以防止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王作昆說,古人賽龍舟時,在終點設魚標、鴨標、鐵標。誰得了這三分,誰就獲得了冠軍的第三名。為了讓參賽選手從遠處看到終點線,古人還在三個標簽上用錦緞系上蝴蝶結。
4、吃烏冬餅端午節臨近夏季至日,天氣越來越熱,細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所以古人吃烏冬餅祛病強身。五毒指的是蠍子、蟾蜍、壁虎、蜈蚣和蛇。古人把自己的形象放在餅上,餡料也是“五餡”:櫻桃、菱角、桑葚、黃杏、糯米蓮藕。據說吃毒餅可以增強抵抗力,殺蟲避災。
5、打百草,在古代,人們到了端午節,會壹起去郊外采藥,采藥途中會打草,逐漸形成壹種習俗。據王作坤介紹,參與遊戲的兩個人會相對而立,手裏拿著壹根草或者壹根花莖的兩端。比賽開始後,兩個草勾在壹起,雙方各自往自己的方向拉草。誰弄斷了對方的草或花莖,誰就輸了。
6、收五毒,端午節期間,女生要在胸前貼壹個“蠍子”。據說這種用彩色絲線縫制的,外形與粽子相似的布料,可以辟邪。男孩脖子上掛著壹個葫蘆,葫蘆上有“五毒”的圖案,意思是“收集”五毒。
7、貼葫蘆花,老北京人喜歡葫蘆,因為葫蘆是“福祿”的諧音。古代人們會把紅色的流蘇紙剪成葫蘆,上面有“五毒”圖案,叫“葫蘆花”,五月壹日貼,五月五日中午摘下扔掉,叫“災拋”。
8.點雄黃酒。老北京人還有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他們會在男孩的額頭上寫“王”字,在女孩的頭上點五個點。人們認為用雄黃酒將蚊蠅敲碎,以辟邪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