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遼寧出版集團的標準化轉型

遼寧出版集團的標準化轉型

遼寧國有出版業在相當長壹段時間內是在計劃經濟模式下運行的,具有政企不分、冗員過多、負擔沈重、效率低下的特點。在文化體制改革的大環境下,在遼寧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遼寧出版集團義無反顧地走了“三步走棋”:2000年3月,遼寧出版集團正式掛牌運營,在中國出版業率先實行政企分開、政事分開。遼寧省人民政府批準並授權遼寧出版集團管理集團成員單位占用的國有資產,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雖然集團仍然保留了當時的事業單位“身份”,但已經開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遼寧出版集團根據資產關系、企業規模、經營效益、業務範圍,在國內率先將采編、印刷、發行、印刷物資供應等23家成員單位按產業鏈關系重組為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參股公司,實行整體推進、集約化經營、專業化發展,實現規模效益。

2004年底,遼寧出版集團進壹步規範轉型,事業單位身份被徹底拋棄,成為壹家名副其實的現代企業。集團壹次性剝離分流不適應人員近1,000人,數量之多在國內出版界前所未有。思想政治工作到位,社會保障到位,政策到位,感情到位,形勢相對穩定。改制後,集團實行全職用工制度,變過去的“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出於職業發展的需要,集團還在全日制院校公開招聘了200多名急需的碩士、博士等專業人才。集團提出“出版資源要向高產出單位流動”的口號,圖書結構從數量規模向質量效益轉變。同時,遼寧出版集團還率先打破期刊社和出版社“只生不死”的局面,主動向兩家經營多年虧損嚴重的期刊亮出“紅牌”。

按照中央文化體制改革試點精神,遼寧出版集團正在規範經營性資產上市。為確保文化安全,集團做了相當周密的制度安排,確定了國有資本絕對控股、保持法人治理結構統壹、編輯業務與出版社經營業務分離、出版內容實行壹票否決制等原則。考察結束後,中央領導同誌評價說,遼寧出版集團建立了壹系列具有出版業特點的現代企業運行機制,有成效,水平高,非常規範。

重組是產業發展的需要,深化改革給遼寧出版集團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遵循以下原則:不求先大,但求先強,以知名品牌展現現代出版業的全新形象:建成了中國第壹座將數字化和網絡技術應用於現代出版業的智能大廈,這裏的專用光纜設備與三顆衛星直接相連。從編輯稿件到擺上書店櫃臺,最短只需7天;全國首個現代化出版物發行中心已投入使用,面積4.5萬平方米,品種60萬個。中國第壹個涉足電子書的出版集團在這裏誕生,並推出了中國第壹代標準中文電子書——《掌上書房》;中國第壹家由新聞出版總署和商務部正式批準的中外合資圖書發行公司——遼寧貝塔斯曼圖書發行有限公司在此成立,旨在讓中國的出版物更方便地借助世界傳媒巨頭的“船”進入國際市場。全集團轉型以來,每年出版新書近2000種,其中榮獲“五個壹工程”獎的《中國讀者》發行量達10萬冊,創下近年來中國圖書發行量的最高紀錄。該小組策劃出版的馮其庸《紅樓夢》受到了中央領導的贊揚。在北京壹年壹度的圖書訂貨會上,團版的圖書訂貨量連年名列全國前茅。

  • 上一篇:走進中國傳統村落的感受
  • 下一篇:2018國考申論及實施題微博語言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